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新加坡人对本地的小贩中心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国家环境局委任一家外部调查机构,在2018年下半年向大约1000多名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受访者对小贩中心的食品价格,材料、分量和味道等,都表示满意。
环境局也首次针对小贩中心的整洁和卫生等用餐环境进行调查,结果有87%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另外,47%的受访者也表示,用餐后通常会归还餐盘。这比2016年调查时,高出近15个百分点。
广告还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把小贩中心列为“邻里第二个最重要的公共设施”,仅次于公共运输设施。
在新加坡,上到国家总理、政要富豪,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可能是小贩中心的常客。如今,小贩中心已成为新加坡人寻常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的一日三餐不再依赖家里的厨房,做饭差不多也成了纯粹的居家生活乐趣。
目前新加坡已正式提交小贩文化申遗的文件,以获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预计,申遗结果将在明年底公布。
计划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可不“小”!
2018年国庆群众大会那天,总理李显龙上宣布计划2019年3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文件,建议将新加坡的小贩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首先,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有超过50年历史,全岛大小小贩中心有上百个,有些美食已传了三代,大部分仍保留原味原汁,所以得到广大食客的支持。
新加坡的小贩文化是什么?
新加坡的小贩文化是以小贩中心发展起来的饮食文化。
广告小贩中心就是一个将小贩集中起来的场所,可称之为熟食中心,因为小贩中心里卖的就是各种各样价格便宜的熟食,外加设有一些饮料摊位。
小贩中心也常与巴刹毗邻,巴刹就是菜市场,里头也有售卖日用品与干粮杂货的小铺。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便是这样一个洋溢着生活气息,编织著邻里草根文化风貌的美食天堂。
画风不同的“路边摊”!
小贩中心是新加坡城市治理的产物,于1950到1960年代开始兴起,最初是为了治理街头小贩无证经营和卫生较差的问题。
政府为了将小贩“收编”,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把摊位租赁出去,并且统一管理。自那时起,小贩中心渐渐成为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新加坡的街头巷尾,有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小贩中心。小贩中心内,几十甚至上百个摊位排列其中。各个摊位热气腾腾……(图片来自于网络)
广告诚然,其他国家也有小贩文化。
以新加坡各地区的熟食中心来说,各有各的独特之处,它们采取开放式设计,有数十个小贩摊位,食物多样化,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发展出非常明显的新加坡特色。
在小贩中心,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种族的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用餐,甚至是同坐一桌,而且相互之间可能并不认识。
这一现象在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的,是新加坡的特色,体现出族群和睦共处,种族和谐的社会氛围。
这里的小贩中心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附带巴刹(来自马来语,意思是市场、集市),蔬果肉类、花卉服装、杂货干粮等日常生活所需一应俱全。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是新加坡人社会经济的缩影,是一幅族群融洽的图景,更展示了多元社会和睦共处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