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推行汉字长达30年,他们对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究竟有多重视

新加坡为推行汉字长达30年,他们对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究竟有多重视?

新加坡是中国的近邻,它与我们有着相似的文化渊源,无论在教育思想,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可以看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痕迹。

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在两种文化碰撞中,如何正确吸收外来文化,如何发扬民族文化特性和精髓,加强道德教育,新加坡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多元化教育:德育为首

广告

新加坡政府高度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把它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激发了人们的开拓进取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人与人之间愈来愈多地形成金钱利害关系,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压倒其它一切追求。

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带来诸如民族与国家意识淡薄,缺乏公德观念、学校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极端个人主义盛行、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升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严重关注。

新加坡政府明确表示:“要追求现代化,不要西方化”,“要建立新加坡的新文化”。

多元化政策:文化融合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亚洲、欧洲等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

其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

多民族成分给新加坡政府治国带来了一连串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新加坡政府选择了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和谐相处的多元文化政策。

广告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求同存异,协商共积;

关怀为先,同舟共济;

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从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出发,学校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确价值观念的良好公民。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相适应的、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这显然是新加坡教育的突出特色。

汉字规范:坚持推行达30年

新加坡教育部于1969年颁行《简体字表》,新加坡从此进入使用简体字的时代。

教育部又于1976年发布《异体字表》和《新旧字形对照表》,目的在删除不必要的异体字,并规范经简化汉字的笔画。

新加坡教育部又于1980年和1983年,先后颁行《小学分级字表》和《中学华文字表》,新加坡进入全面使用规范字的时代。

1993年新加坡国民登记局为国人重新更换新身份证之际,也为华族人士加上简体字姓名。

广告

新加坡在进行汉字规范工作方面,前后历达近30年,总计完成了推行简体字、新字形、选用字、中小学字表、汉字横写横排和身份证加印汉字等六项工作。

凡此种种,足见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决心和成就。

其中最有成效的当推简体字,在1974年教育部颁行《简体字总表》之后,即完成了全面使用简体字的工作。

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成效,除了中国以外,看来没有第二个国家或地区比得上的。

全面培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新加坡在经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一直把提高国民道德整体水平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道德教育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

一是纳入教学计划的道德教育课,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采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方法和教材;

二是日常行为准则教育,通过一系列行为准则的学习和强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广告

三是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旨在从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

新加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从失败和曲折中不断总结教训,终于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而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规和制度,形成了讲卫生、重清洁、守时守法守秩序和有礼貌等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使新加坡成为世界公认的政通人和的花园式城市国家。

这些足以说明,新加坡公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已达到一定高度,也表明儒家伦理传统经过改造、吸收,以及与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的合理融合,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政治稳定、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 发表于 2019-08-06 06:46
  • 阅读 ( 428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裘竹龙

5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