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案例研究之新加坡

文| 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赵宏

【导读】

一次国际会议,让世界的目标再次聚焦于以“城市花园”著称的新加坡。11月,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新加坡召开。李克强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会谈中提到双方要积极拓展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推动城市管理升级和人工智能发展。

广告

随着城际竞争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将建设“智慧城市”看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突破口。

如今,全世界已启动或者再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经达1000 多个,城建项目横跨智慧政务、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水电系统和智慧社区等等多个领域[。

图表1:世界城市化的关键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署,2018)

城市竞争力发展的模型化

关于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能没有哪个行业比商业领域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索更为丰富和全面了。通常“策略”被分解为两个部分——方向和手段,也就是企业/组织要去往哪里以及如何到达想去的位置。

广告

而审视一个企业的发展策略,判断它是否和如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有三种视角,分别为市场、资源和体制(图表2)。

图表2:企业可持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的三种分析角度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和城市发展不同,企业是以盈利为导向,而城市发展并没有“供应商”和“客户”或是“利润”和“回报”等概念。其实不然,尽管竞争力的展现形式和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两者核心都是一样的,暨如何持续地以优于其他城市和企业的方式实施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企业和居民可以看作是城市发展的“供应商”和“客户”,商品贸易、企业选址和移民数量则暗含了特定城市的需求,而城市的生产总值、贸易顺差、就业率等一系列财政或非财政的KPI 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发展的“利润”和“回报”。

新加坡智慧城市外部环境分析:

以全球视角打破自身发展瓶颈

广告

图表3:新加坡外部发展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社会和自然环境挑战,是多个城市发展“智慧城市”的初心。

有着“城市花园”称号的新加坡,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压力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初心。

新加坡的“智慧国” 发展的侧重点也正是这些领域,例如推出“Moments of Life”(育儿与家庭)、“HealthHub”(医疗保健)和“MyTransport.SG”(交通)等APP。与商业领域的“以用户为导向”一样,建设智慧城市具体的实施方向同样需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真正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有的放矢。

基于此,新加坡对“智慧国”的建设分成了“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三个阶段,通过建立一个安全、高速、经济且具有扩展性的全国通讯基础设施,获取海量的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民众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换句话说,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科技让城市的规划更加系统化、更具理性,从而政府机构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新加坡内部资源分析:

历史累积助力培育知识经济

有人曾说,因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字科技随着时间的推进发展越来越成熟,而城市发展历史限制其开发潜力,没有历史包袱的城市发展反而更顺利,这是一个有“后发优势” 效应的领域。

广告

一方面,作为先发国之一的新加坡一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世界的前沿,不论是城市竞争力榜、宜居榜、创新榜、还是智慧榜,新加坡在各种度量标准下都表现突出。

这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为其智慧城市的建设积累了基础建设、高科技企业、良好的国民技术素养、多元的文化等宝贵资源。在基础建设上,广阔覆蓋、广泛互联的物联网与通信网为各个智慧领域的发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在2014 年时,新加坡政府已经有近 98%的公共服务通过在线方式提供,让民众可以得到一站式服务。2015 年时,无论是互联网的接入率还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新加坡都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87%的家庭接入互联网,72%的国民是互联网用户;86%的企业接入宽带网络,而50 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更是达到100%

结论

在新加坡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城市病挑战日趋显著的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而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城际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关注长期发展的维度,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连接性和灵活性,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整体文化的提升,哺育社会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广告
  • 发表于 2019-08-06 06:47
  • 阅读 ( 361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濮阳朗

4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