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外医科毕业生本地行医新规

海外医科毕业生本地行医

新加坡监管并审批行医执照的医药理事会发布通告,宣布从12月18日起修改条例:想要通过有条件注册这一渠道成为正式医生的海外医科毕业生,如果不是直接进入专科,又没在本地完成一年的研究生实习Postgraduate Year 1,就必须先完成一年的基础临床医学。

广告

有条件注册的医生:一般是指从海外受认可的医学院毕业、想要回国的本地人或者来新加坡行医的外国人。他们有些可能已经在国外完成了实习,来新加坡后,原本只要找到愿意用他们的医院或诊所,在一名资深医生监督下行医,就能申请成为正式注册(fully registered)医生,可独立行医。

在海外学医、想要来本地行医的新加坡籍或外籍医生,今后必须在监督下从事一年的基础医学,在看多种病症打下比较广泛的基础后才能独立行医。

那些已经是有条件注册的专科医生或家庭医学专科医生则不受影响。

此举相信是为了让更多医科生有能力应付病情多元的基层医疗(primary care)病患,也为鼓励更多医生从事家庭医学等普通内科,而不是只专于某些器官疾病的专科医生。

一般上,本地公民从有条件到正式注册须两年,永久居民或外籍医生须四年。

新条例生效后,受影响的医生在这期间,必须在监督下从事一年的普通内科或家庭医学,或是先做半年普通内科或家庭医学,再加半年指定内科如心脏和肠胃科或指定专科如紧急科或妇产科,在表现符合医药理事会要求后,才能成为正式医生。他们的主要监督人也必须是合格的家庭医学专科医生。

广告

医药理事会在通告中解释新条例时说:“这项额外要求是为确保医生在临床上可独立行医,也是为了病患的安全,因为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基础医学,可以让他们接触病情广泛的病患。这些医生的临床表现受到监督和评估,能让医药理事会了解他们是否能独当一面,从事基层医疗。”

过去两年,也有本地毕业的医科生发现,要进入热门专科已经越来越难。

过去几年,来本地行医的海外毕业医科生已经有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340人以及2014年的442人,下降到2017年217人。在他们之中,从事非专科的比率也有所增加,2013年有78.5%是非专科,到了2017已增至90%。这些从海外来的医生中,新加坡人维持在40人上下。

从事家庭医学的有条件注册医生也少,理事会2017年年报显示,在1987个有条件注册的医生中,只有11人从事家庭医学,其中公共领域八人,私人领域三人。

广告
  • 发表于 2019-08-06 09:07
  • 阅读 ( 380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何妹

44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