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虫大军狂袭 飞进眼吞下肚 居民叫苦

环境局除了喷雾杀虫,还竖起“网墙”,阻止飞虫飞向马路对面组屋。

(新加坡2日讯)班丹蓄水池飞虫漫天,居民出行和住家都受干扰!数以万计的小飞虫,从蓄水池池边窜出,飞越马路,直捣附近组屋居民住家。 跑步人士申诉飞虫飞进眼睛,担心把飞虫吸进肺;居民有窗不敢开,否则晚餐吃一半,饭菜粘飞虫。

广告

《联合晚报》接获读者通报,指班丹蓄水池近日被成千上万的蠓虫(midges,学名为Chironomide)“侵略”,在蓄水池池边处处可见大片虫子飞舞,甚至还飞到旁边的马路和附近的组屋区,影响居民生活。

记者前天(7月31日)傍晚走访班丹蓄水池,只见池边石头及草丛间,藏着无数只蠓虫,它们的体积不大,但是数目惊人,而且成群飞窜,路过的人躲也躲不开。

一名正在跑步的公众肖恩(47岁,技师)就为了避开蠓虫,尽量远离池边。他受访时说,自上个月起,蠓虫的数量开始暴增,近几个星期愈发严重。

“它们虽然不蜇人,但是风一吹就飞进人的眼睛,好几次跑步都遭殃,眼睛疼得不行,我也担心会把虫子吸进肺里。”

肖恩说,由于风是由蓄水池吹往组屋区方向,因此在路旁等巴士的公众也会被“吹来”的蠓虫干扰。

“经常可以看到等巴士的人在躲躲闪闪,有些正在过马路的人也突然停下挥手赶虫子,挺危险的。”

住在蓄水池对面第31座组屋的杨先生(32岁,司机)说,这一带的居民都习惯在夜里紧闭门窗,以免蠓虫飞进家中。“有一次忘了关窗,结果吃饭的时候就有虫子掉进我的饭里,很不卫生。”

当局筑墙挡虫

居民投诉不断,环境局在蓄水池边竖起“网墙”,阻止飞虫飞向马路对面组屋。环境局自7月29日至8月4日,一连七天每天两次到场喷雾杀虫。

广告

记者走访现场,发现蓄水池池边有两处装置了由20多片巨网组成的“网墙”,阻止蠓虫飞到对面的组屋。

住在第30座组屋的李云基(70岁)说,组屋五六楼以下的住户都被“蠓患”困扰,出动杀虫剂也于事无补。“白天虫子就在走廊飞来飞去,晚上家里一开灯便会把它们引进来,第二天就遍地虫尸。”

环境局在蓄水池池边张贴告示,通知公众当局于7月29日至8月4日之间,每天两次到场喷雾杀虫。

记者现场所见,在晚上7时左右,约10名环境局人员在蓄水池的四个站点喷洒杀虫喷雾,包括对面组屋的水沟和草丛。

肆虐的飞虫学名为“蠓”,喜欢在蓄水池岸的水面及泥滩中产卵

最近是产卵高峰期

肆虐的飞虫学名为“蠓”,喜欢在蓄水池岸的水面及泥滩中产卵,幼虫两三星期成熟。最近大量繁殖,与炎热的气候不无关系。

Q-Vector害虫管理公司老板吴世文(46岁)受访时说,蠓虫通常在6月份前后大量产卵,并在三个星期内长成飞虫,但是寿命不长,不足一星期就死亡。

广告

他说,蠓虫喜欢在平静、水深及温度较低的池面产卵,因此蓄水池就成了他们繁殖的温床,尤其是天气炎热及下雨天,更是产卵的高峰期。

吴世文告诉记者,新加坡目前有57种蠓虫,出现在蓄水池边的是其中一种无害的虫子。

“蠓虫体型和蚊子一样,但是没有尖刺的口器,也不会传播疾病,民众不需担心被叮咬。”

吴世文说,蠓虫在早上及傍晚时分最活跃,晚上则会被灯光吸引,他建议住在蓄水池附近的居民夜晚时分尽量少开灯或是拉上窗帘及关上门窗。

  • 发表于 2019-08-10 11:41
  • 阅读 ( 414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逸

4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