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通说
一代天骄金庸与世长辞,世间再无金大侠!
一瞬间,整个网络又刷屏了,一代天骄金庸离世,享年94岁,“世间再无金大侠”!
武侠小说泰斗
查良镛,笔名金庸
1924-2018
金庸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谁敢说没有看过金庸的小说或者金庸小说的电视剧。金庸先生生前所著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一共15部,《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被称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屡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谓贡献重大,亦奠定其成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础,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金庸早年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他亦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亦是已故知名诗人徐志摩之表弟,2018年10月30日下午于香港养和医院与世长辞,享寿 94 岁。
万事通用一段3分钟的视频来回顾一下金庸的传奇一生。
在全球粉丝追悼金庸先生的时候,你可知道,金庸还和新加坡特别有渊源,而且对新加坡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今天万事通就给大家深扒一下。
金庸也曾是新加坡永久居民
万事通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金大侠对新加坡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新加坡乃至东南亚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新明日报》就是金庸创办的。
早在1966年的时候,当时名气已经十分大的小说家兼《明报》社长查良镛(金庸)从香港来到新加坡考察,想把自己的事业版图扩展到东南亚。一到这里他发现,新加坡的华族人口又占绝大多数,但华文大报只有《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这两家,这是一个不错的华文报纸市场,单单这两份报纸并不能满足这里的市场需求。1967年的时候,香港发生大动乱,金庸为了避难,他到新加坡定居,并成为永久居民。
《新明日报》之父
为了在这里站住脚,他想找一个本地的合作伙伴,联合办报。他了解到,新加坡因出产斧标驱风油出名的本地商人“驱风油大王”梁润之很有办报的经验;梁润之之前的时候曾经经营过《快活报》、《工商报》,而且1961年又在马来西亚新山办了《新生日报》,后来把《新生日报》搬到新加坡继续出版。另外,他也了解到,梁润之和“万全油大王”胡文虎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重视办报与宣传。
于是,他便找梁润之合作。两人一拍即合,两人同意一人出资一半,总共筹集100新万元来办这份报纸,而且两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预算五年后才能盈利,五年内的“亏损”就当费了。真是豪情万丈的创业者啊~
《新明日报》创刊酒会上,中间社长金庸,右二董事会主席梁润之、左一督印人潘洁夫
1967年3月18日,金庸与新加坡商人梁润之最终合组创办了新、马两地的《新明日报》,设馆于达威申路7号,租一家工厂的地面层来使用。梁润之为董事局主席,金庸为副主席。
对于《新明日报》的定位,老报人金庸很有想法,他发现本地已有的两大华文报纸头版都是清一色的国际新闻,娱乐消息很少。他十分了解读报者的心理,要争取读者,要使报份增加,一定要在内容上大改革。
《新明日报》面市时,每天都有全版的娱乐版,周末有马版,除了内容轻松之外,版面也处理得生动。
《新明日报》创刊词说:
“……本报为一商业性质报纸,既无任何政治背景,亦无党派关系。在新闻报道方面,将以本国全民利益为前提,促进多元民族间的了解和合作。立场保持超然,立论公允不偏,扬善伐恶,守正不阿,至于促进文化,启发民智,灌输公民常识,鼓吹自由民主,提倡社会福利,乃属报界天职,自当奉为圭臬,永矢不谖。……”
创刊号的《新明日报》,一共有6大张,封面版的头条标题是“越共袭美商船,图断美军供应”;左边一个小栏块为当时的文化及社会事务部长鄂图曼的祝词。封面版上还有一则影星“谢贤乘水陆两用车”的娱乐新闻,这是《新明》的“特色”,金庸要搞的 ,便是这样一份有特色的报纸。
创刊初期的时候,
《新明日报》标榜出了五大特色:
1. 独家刊登金庸武侠小说,副刊名家汇聚,篇篇杰构;
2. 娱乐版独有消息,专爆珍奇内幕;
3. 通讯网遍布全球,天天有各国现状报道;
4. “天下事”版资料最丰富,包罗万有;
5. 名家主编“马经”,当日下午报道大彩结果。
《新明日报》创刊的时候,售价一角。开始的时候,日销量只有1万多份;由于亲民的定位,金庸大师的一手操刀,《新明日报》销量上升十分快,到了1979年,已经日销高达10万份,成为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一份大报。
为了《新明日报》的报份,金庸特别把当时写好的一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在创刊时期的《新明日报》独家发表,吸引了不少读者。之后,《新明日报》又登了他的《鹿鼎记》,更是使得报纸发行量直线上升,最终成为本地最受市民欢迎的一份都市报。
在接受本地电台采访的时候,金庸分享了《新明日报》经营方式:
“我在香港经营的《明报》,平均日销九万份,星期日销十二万份,每个月颇有盈余。每个月拨一部分盈余到星马与梁润之先生共同投资经营《新明日报》,相信长期维持,不会有什么问题。(香港)编辑部来了一位总编辑,经理部一位副经理,其余人员都在本地招聘。将来我们在马来西亚联邦出版《新明日报》,公司董事会中有马来西亚的公民。……香港所供给的,只是一部分资金,以及副刊材料,和业务技术而已。”
那段岁月里,天天到《新明日报》上班,对报纸的发展,花费了很多心力。《新明日报》在新加坡创刊短短3个月之后,金庸又在《新明日报》的基础上,发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刚开始的时候,新马两地同用一个版。但是,新加坡于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后,政策与马来西亚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新明日报》也分成新加坡《新明日报》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但是副刊、小说的稿件,则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地共用。
之后,由于新加坡政策的改变,限制外地人士只能持有新加坡公司百分之三的股份数量,最终导致了金庸退出《新明日报》。后来马来西亚政府同样限制外地人参股量,金庸也因此退出经营马来西亚《新明日报》。
《新明日报》名字的由来
关于《新明日报》报名的由来,还有一个很有趣且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新明日报》创刊50周年的时候,《新明日报》特别分享了这个小故事,万事通给大家扒了出来:
【新明50周年特辑】办报首先要有报名,这份报纸应该取名什么呢?据曾任《新明日报》董事主席的梁庆经回忆说:“我们当初想过好几个报名,如《明报》啦、《镜报》啦、《光明日报》啦等,但都不理想。”当时,梁庆经是芳林联络所管委会的秘书,而芳林区的国会议员李炯才是文化部政务部长,要拿办报执照,必须经过李炯才的批准。
有一天,梁庆经与督印人潘洁夫去文化部为报纸执照拜会李炯才,同时为报纸的取名问题向李先生请教。李炯才正在思考时,他身旁的一位官员陆富如,忽然灵机一动,脱口而说:“为什么这份报纸不叫《新明日报》呢?”
陆先生解释说:“这份报纸是梁润之先生与金庸先生合办的,“新”代表梁先生原有的《新生日报》,“明”是金庸在香港的《明报》。所以,把这份新港合作的报纸取名《新明日报》是再贴切也没有了 。”
李炯才听后也同意,马上批准《新明日报》的执照。就这样,《新明日报》在1967年3月18日创刊了。
金庸小说走进新加坡学校课本
金庸先生的作品他的武侠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早在2006年,新加坡教育部就曾将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雪山飞狐》引进中学的华文文学和初级学院的“华文与文学”课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技巧和华文水平。
新加坡中学华文文学课程的文学作品选读将包括《射雕英雄传》的第三十五回“铁枪庙中”和三十六回“大军西征”两个章回,主要说的是黄蓉在铁枪庙引导傻姑逐步将桃花岛上江南五侠遇害的真相揭露,为父亲洗脱罪名的经过,展现了黄蓉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而新加坡初级学院课程H2级别科目“华文与文学”使用《雪山飞狐》作为特定文学教材的作品之一。
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编入中学课程,新加坡的师生和群众都非常欢迎。武侠小说所强调的侠义精神不仅能够协助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金庸先生超高的文学造诣,也能提高学生们华文的鉴赏水平!
可以说,金庸先生的作品可不仅仅对于中国70后、80后、90后产生深远影响,也影响并陪伴了新加坡青少年的成长!如今斯人已逝,经典长流,但有只要华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侠义精神!
古龙去世时,乔奇为他写: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金庸去世,怕是没有人有资格且能为他写这样一幅挽联。
然后又想,他这辈子不早已为自己写好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哪里还有能压过这十四个字的。
我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想什么,好像也没那么难过,就是在所有的群、和看到消息的地方,一遍一遍的问:“真的?真的?”
所有的人都在回答:是的,这次是真的。
字也打不动了。只觉得指尖莫名冰冷,然后茫然的流下泪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