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住宅老去——新加坡珍珠苑

在新加坡待久了的人对这栋建筑应该不陌生,远看像个圆筒,更准确地说是C形或者马蹄铁。看起来像是拉长的客家土楼。

“这个独特的组屋一定要去参观一下”,路过几次后我告诉自己。新加坡的高楼主要有政府组屋和私人公寓两种,“政府组屋”即是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以优惠价格出售给人民。为什么我判断这个房子是组屋呢,因为它看起来很像组屋——颜色单调,住户密集,容积率高达7.2。实在是太内卷了!(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越大越拥挤。高层住宅容一般不超过5,多层住宅一般不超过3。)

广告

不过我错了,查了一番资料,我才知道这居然是私人公寓,而不是“土土的”组屋!这个公寓叫“珍珠苑”,1976年竣工,是当时新加坡最高的住宅大楼。这么高的公寓,只有有钱人才住得起,是不折不扣的豪宅。下图是它当年的风采。

其实走近之后才会看到,虽然这栋楼容积率很高,但它不具备组屋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衣服晒在外面。这是公寓和组屋的一个重要区别。这是珍珠苑的外侧:

这是典型组屋的外侧:

在新加坡,较新的公寓都配套有游泳池,健身房以及其他运动场地(如网球场,壁球,高尔夫,桌球等)。但这个公寓毕竟年代久远,当年没有这些标准,因此配套设施略少。

广告

公寓的入口,悬挑大屋檐,在组屋你是很少能看到这样大的入口的。

移步到C形的中间,立刻别有洞天了有木有:

整齐划一:

直插云霄:

内部的花园虽然不大,却很茂盛:

广告

朝外看,随便一个窗口便是整个CBD,不知道高层的360度全景是什么样的?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内部有很多楼梯连接相邻的两层。同一个楼梯所连接的两层,一层有走廊, 另一层没有。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楼里我是不敢进去的,那是擅闯私宅。不难想像容积率这么高的地方住着总会有点压抑,就像清华的博士生宿舍(W楼)。

看一看周边吧。这是停车场楼梯间的墙,墙做成这样可以自然通风,有可以防止雨水进入:

放大看一下,小广告哪儿都有哇。

广告

这种洞从外侧看是这样的,在新加坡的低矮老建筑中很常见:

咦,这里还有裸露的桩:

参观的时候,我们得知这个小区下个月(2019年4月)就要拆了。这次参观也算是卡著点儿了。

去年年初,这个将近40岁的老建筑被“集体出售”——也就是80%的业主同意出售的情况下,其他开发商可以买下整个区域,重新规划。很多业主觉得,“珍珠苑已老化,许多设施要经常维修,因此出售对大家都好。”

广告

我国的房屋产权一般为70年,而新加坡有99年,999年,以及永久地契等几种。珍珠苑是99年的地契,虽然时间还不到一半,但这栋建筑实在是太老旧了。对居民而言,设施的维护成本较高,那还不如卖掉。住新楼肯定比这老楼舒服很多。

当然我并没有能仔细参观内部设施,只能看个大概。

在国内我们时常有这样的讨论:我们的房子能站立70年吗?参观完珍珠苑我知道了,建筑不怕坏,但怕老。经年日久,结构仍然很安全,但它的容颜已经衰老了,它的设计理念已经不符合现代的需求了,它的骨架限制了它无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与时俱进。

一个房产的寿命可以很长,但生命力却只有二三十年。

  • 发表于 2019-08-08 04:04
  • 阅读 ( 381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邵璧武

5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