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另外一面, (砖) 所以, 重要的是你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

2019-07-18 07:14


拿破仑·波拿巴

◆“先生,请问在甲板下面点上一堆火,怎么就能让一艘船逆风破浪航行?对不起,请闭嘴吧,我没有时间听这种胡言乱语。”——拿破仑·波拿巴听说罗伯特·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时的反应

◆“高速铁路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速度太快的话,乘客会窒息而死。”——伦敦大学学院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迪奥尼西斯·拉德尔博士

◆“亲爱的总统先生:这个国家的水运系统正在受到一种名为‘铁路’的新型运输系统的威胁……总统先生,您也许知道,铁路上的列车在引擎的驱动下以每小时15英里的高速前进,除了危及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外,它们还咆哮着驶过乡村,喷吐出能焚毁农作物的火焰,让沿途的牲畜和妇孺都惶恐不安。万能的上帝肯定不愿看到人类以如此危险的速度旅行。”——纽约州州长马丁·范布伦1830年向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痛陈火车的危害

◆“钻油?你是说把地面钻开就能找到油?你疯了。”——1859年埃德温·德雷克招募工人准备建起美国的第一座油井时,工人给他的回应

◆“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表明本书中的观点会伤害任何人的宗教情感。”——查尔斯·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写道

◆“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声音不可能通过线缆传输,就算能做到这一点,也毫无实用价值。”——《波士顿邮报》1865年发表文章称

◆“你的香烟永远不会流行。”——1870年雪茄制造商F·G·奥尔顿对约翰·普莱耶发明的卷烟不屑一顾

◆“路易·巴斯德的细菌理论是荒谬的谎言。”——图卢兹大学生理学教授皮埃尔·帕谢在1872年断言

◆“任何睿智慈悲的外科医生永远不会做腹部、胸部和脑部手术。”——1873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御医约翰·埃里克·埃里克森爵士表示

◆“这种叫‘电话’的玩意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通信工具有着诸多缺陷。该设备对我们毫无价值。”——西联电报公司的一份备忘录

◆“美国人需要电话,但我们不需要。我们有很多送信的男孩。”——英国邮政总局首席工程师威廉·普里斯爵士在1878年说

◆“巴黎世界博览会(1878年)闭幕时,电灯也会随之谢幕,今后不会有人再听到它。”——牛津大学教授伊拉斯谟·威尔逊


开尔文男爵

◆“X射线终将被证明是一个骗局。”——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开尔文男爵

◆“比空气更重的飞行器不可能发明出来。”——开尔文男爵二连

◆“无线电没有未来。”——开尔文男爵三连

◆“研究交流电就是浪费时间。没有人会用它。”——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1889年嘲讽自己的竞争对手、鼓吹使用交流电的乔治·威斯汀豪斯

◆“发明比空气更重的飞行器就算不是绝无可能,其实用价值也是微不足道的。”——美籍加拿大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西蒙·纽科姆,他说出这话一年半之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一切能够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出来了。”——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迪尤尔在1899年宣称

◆“我必须承认,在我想象力所及的范围内,任何一种潜艇的最终下场都是所有乘员被活活闷死,变成一艘飘荡在海中的鬼船。”——1901年英国小说家H·G·韦尔斯说

◆“马永远不会过时,汽车只是一种流行一时的新奇玩意。”——1903年,密歇根州储蓄银行总裁建议亨利·福特的律师霍勒斯·拉克姆不要投资福特汽车公司

◆“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是没有军事价值。”——法国元帅马雷夏尔·费迪南·福煦

◆“李·德福雷斯特通过多家报纸和个人信件宣称,不出几年就能够实现跨越大西洋的人声传送。这些荒谬和别有用心的误导性陈述,导致不明真相的公众……购买了其公司的股票……”——1913年,一名美国地方检察官控诉发明家德福雷斯特通过虚假宣传推销其无线电话公司的股票


查理·卓别林

◆“电影只不过是短暂流行的时尚,一种装在罐头里的戏剧。观众真正想看的是舞台上有血有肉的演员。”——查理·卓别林在1916年还对电影报以轻视

◆“这些铁箱子会取代骑兵的想法是荒谬的,差一点就到了大逆不道的程度了。”——1916年道格拉斯·黑格元帅的副官在一次坦克试验时对他说

◆“这种无线音乐盒没有任何商业价值。谁愿意为没有特定目标的信息付钱?”——“广播之父”大卫·萨尔诺夫的合伙人1921年回应他投资电台的提议

◆“未来几十年里,汽车会拥有可以折叠的机翼,在直线行驶时展开机翼就能飞起来。”——1924年7月空战英雄埃迪·里肯巴克在《大众科学》杂志上断言

◆“把一个人装在多级火箭里,发射到月球的控制引力范围内进行科学观测,甚至是登陆月球后再返回地球——所有这一切只能是儒勒·凡尔纳的疯狂幻想。我敢说,无论未来的科技如何发展,这样的载人航行都不可能发生。”——无线电先驱和真空管的发明者德福雷斯特在1926年说

◆“尽管从理论和技术上来看电视是可行的,但是从商业和金融方面考虑我认为它是不可行的,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做那个美梦了。”——德福雷斯特二连

◆“原子分裂产生的能量非常有限。任何希望通过原子能转化获得能源的说法都是空谈。”——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拉瑟福德在第一次实现原子分裂后不久表示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能获得核能。这意味着原子可以任意打碎。”——阿尔贝特·爱因斯坦于1932年表示

◆“人类永远不会建造比这更大的飞机了。”——一位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在能装载10人的双引擎飞机波音247首次试飞后说

◆“火箭永远无法冲出大气层。”——1936年《纽约时报》宣称

◆“爱因斯坦那些所谓的理论不过是被民主自由蒙蔽的心智吐出的胡言乱语,德国科学界完全不能接受。”——纳粹德国政客瓦尔特·格罗斯博士

威廉·莱希海军上将

◆“这是我们做过的最蠢的事情。我可以凭炸弹专家的身份预言,这个炸弹永远不会爆炸。”——美国陆海军参谋长威廉·莱希海军上将1945年向哈里·杜鲁门总统提供的关于原子弹的意见,5年后他在回忆录中承认自己判断错误

◆“(电视)在任何市场都撑不过半年。人们很快就会厌倦每天晚上都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20世纪福克斯公司电影制片人达里尔·扎纳克

◆“电视坚持不了多久,它就是昙花一现。”——广播教育节目先驱玛丽·萨默维尔在1948年说

◆“核动力吸尘器会在10年内出现。”——1955年卢伊特吸尘器公司总裁亚历克斯·卢伊特告诉《纽约时报》

◆“复印机在全世界的潜在用户最多只有5000人。”——1959年IBM公司用这个理由拒绝了施乐公司的创始人

◆“在美国境内,几乎没有任何使用通信卫星提供更好的电话、电报、电视或无线电服务的可能性。”——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T·克雷文在1961年说,4年后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投入使用

◆“美国市场上已经有50个国外品牌的汽车在出售,日本车在这里不可能占有太大份额。”——1968年8月2日《商业周刊》文章

◆“谁也没有理由想在家里放一台电脑。”——1977年DEC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肯·奥尔森对家用电脑的前途表示悲观

◆“家庭录音正在杀死音乐。”——上世纪80年代的一场反对把音乐从收音机转录到录音带上的运动口号

◆“我们永远不会开发32位操作系统。”——比尔·盖茨1983年表示

◆“这种病毒温和得像一只小猫。”——198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学教授彼得·迪斯贝格博士如此形容艾滋病病毒。


---

19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这个是新加坡政府, IBM, 马士基共同的项目
https://youtu.be/tdhpYQCWnCw

2019-07-18 07:14

宰琼昭

去中心有什么了不起
可以不收费
全息图像是不是也是去中心?
去了中心这么发币还要交易所?
你是不懂?还是被骗?或者要骗人?
云端是不是去中心?分布式计算呢?
去中心没辣妈牛B,利益怎么分才是核心
GCZY,按需分配?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是的。第一次"去中心化"
https://youtu.be/hYip_Vuv8J0

2019-07-18 07:14

宰琼昭

完全是管中窥豹
一叶障目,不懂历史
历史上的automation,机器人如何?
不如blockchain,人类还是在创造,要工作
blockchain,沧海之一粟耳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至于AI, 以后再聊
0527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与此相关的automation变革有
譬如目前一个account部门一个经理, 20员工。为了采用RPA技术后, 将只需要1个经理, 2个员工, 但工作效率可以提高百倍或者千倍, 因为他们可以"雇佣" 越来越多的软件机器人。
具体做法是,两个人类员工制定新的流程规则, 测试通过后, 交由IT 部门实现一个软件机器人。然后此人类员工管理此软件机器人(或曰机器人员工)。一个人类员工原则上可以管理数千个机器人员工。而进一步可以制作出高级的RPA, 帮助人类员工监督和管理此数千机器员工。这样,人类员工的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但是。。。。裁掉的人类员工怎么办?
这就需要人力部门制定好加强培训计划, 以实现其他方式的再就业

以上技术不难。难的是就业率。
所以, 人力部门与科技部门将更加密切的合作。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I have this dream
And I know how to do it step by step.
What I need is your suuport.

0527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与以往资讯科技革新不同的是
这次是disruptive。
试想一下, 运输业三大巨头, 其服务包括内陆运输, 空运以及相关的文件服务。但这些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同航线也不同。你可能喜欢fedex sg 货车 + DHL 空运 + UPS cn 货车。而文件的服务已经blockchain化, 不再属于任何一家服务商或者政府海关。而这些背后的选择就是由用户在前台屏幕上的选择决定的。三家巨头将分拆为各自的内陆服务公司, 空运公司以及文件服务公司。
Blockchain的本质有两个
1。"去中心化"。
2。"去middleman化"


目前三个巨头以及两个middleman的对策分别是

1。联合更多的政府海关, 商业伙伴,客户群,以形成新的规则制定者。这是抢做庄家。
2。提前去投资分离后的商业模式。譬如软银(阿里东家)对内陆运输业的抢先投资(中国, 印度, 新加坡,印尼)。与此相关的商业有grab, uber, go-jek.Amazon也投资了美国本土的运输业。

这次变革将持续百年,它将使得人类专注于真正的价值链。以往的巨头将消失并演化成新的小规模"强价值"商业体。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略也不同
在一个实现来区块链的商业环境里, 今天的一些企业坡如FedEx, UPS, DHL, Amazon, Alibaba, Giants等都会消失并分解为可以在新大环境下生存的分散式商业。当然银行也会消失并转为新的货币商业(但不是今天的数字货币)。
对于一个要运输一个箱子从新加坡到中国的客户, 他不需要再选择货运公司。因为都不复存在。她选择的是譬如对时间价格保险等的要求。政府的海关也将是区块链的隐含的一环。
目前各个公司是用的private blockchain. 都企图先发制人, 制定全球规则。已经形成了几个规范全球性商业联盟。
。。。。

2019-07-18 07:14

宰琼昭

屁,没辣妈神啊
就是一工具
就好像电脑,厉害吧,pk掉了神妈?
区块脸比电脑还厉害?磨扩狼啊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将来的事留给将来。但不妨猜想一下
数字货币会在区块链disrupt掉90%以上的传统工业和商业模式后成为。但那时是何时,我不知道。也许50年, 也许100年。

所以,我认为区块链是第二优先级的新科技。目前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社会条件和商业条件。只能慢慢由private blockchain做起。严格说, private blockchain并不是Blockchain.

所以, 区块链技术, 慢慢做。它只有在AI和automation发展到成熟时才成为主流。所谓AI和automation成熟时, 譬如绝大多数传统意义的程序猿,admin, finance, accounts,trader, customer service等被AI和Automation取代。从而将我们人类葱事务性工作解放出来,以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也只有到那时,区块链才会disrupt掉多数的传统工业和商业, 而数字货币只是那时一个隶属于区块链家族的小小的支撑技术点。

2019-07-18 07:14

史祥

捂脸我太懒了没去打开看~小坡的生化
化学我不懂不好说,生物技术还是算了...水平和米国完全不能比,倒是政府还算支持,烧钱速度相当可以。。

2019-07-18 07:14

宗政妮

链接是邓紫棋的飘向北方
周末休息。不谈技术。

By the way, 区块链只是我在promote的大约10几个新技术的一个, 属于第二优先级的。生物化学也是我感兴趣的。当然是从商业角度。我在linkedin follow一些生化的话题,写了一些comments, 有时间指导一下?

我相信新加坡会成为innovation center. 其中两大支柱就是IT和生化。

2019-07-18 07:14

宰琼昭

将来,将来一定会是数字货币
但这不表示目前的数字货币不是骗局或者泡泡,完全没有价值。
一切都因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ill还说过64M内存一定是够了。也不表示目前8g会太多

2019-07-18 07:14

史祥

所以lz想说的是 投机分子割韭菜的数字货币早晚是主流是么
相信区块链技术但不会去凑热闹买数字货币,除非有眼光有行动力并且有耐性,不然就是被割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