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都能遇到一個讓自己願意把腳拔出來奔跑的人"

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

成本
那天我們聊到現在去認識新的人好累。我說,因為我們都X了,認識別人的成本愈來愈高。

=====就算成本很高還是要繼續投資转运人生的分隔線=====

未婚的她覺得認識男人好麻煩。就算只是吃一頓飯,如果話不投機,就覺得為何我不回家加班,陪貓,讓這兩個小時更有效益。

就算只是去看展覽,如果和不熟的人去,無法盡興拍照,豈不浪費。

有些人說,最好是看電影,反正大家都可以看到電影,看完覺得不怎麼樣也可以直接說再見,覺得還不錯就可以續攤。

你還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們光是坐在操場旁就過了兩節空堂的日子嗎?我們有無窮盡的時間(雖然沒有錢),絲毫不害怕浪費。

小朋友可以任意和網友出去,他們不會擔心網友醜、無聊、沒錢、性格不合、不上進、家庭背景不對。他們認識別人的心理成本很低,後來不了了之也無所謂,總之我打發了這一天。

現在光是要約一個空檔,雙方就得各自打開行事曆,從所剩無幾的私人時間中,再選一個可以承受心理磨損的時段,這時段你得願意拿來社交、想話題、維持基本禮貌、吃自己不一定愛吃的東西、付自己覺得沒必要付的錢、和自己覺得沒必要談話的人談話。


隨年紀上升,我們對人的容忍度下降。想想身邊的多年好友,如果現在才認識可能不會成為朋友。我們對現實的容忍度也下降,我一年的旅遊預算有15萬,他只有5萬,那我們還要一起旅遊嗎?

李維菁<我是許涼涼>裡有這麼一個故事:
聰明能幹的TH與外商女孩單身多年,終於遇到彼此,對彼此都非常欣賞。外商女孩負責投資額300萬元以上的客人,這也是她的男人低標。

認識當天他們就幾乎決定要交往,女孩問:「你,有沒有三百萬存款?」
「喔,我沒有。」
女孩掩不住臉上的失望,內心衝突掙扎,她沈默好久,終於又說
「我真的很喜歡你。那麼,你有沒有一百萬存款?」
「也沒有」
女孩內心糾葛一下子消失了,她轉身離去「抱歉了,我是對事不對人。」

這是門檻。
這是現實,但不是勢利。
這條件不管是他有沒有三百萬,或他想不想生小孩,都一樣。
這某程度上可說是年紀到了就會出現的門檻,年紀到了還沒出現的,我還沒遇過。(歡迎讀者回應)

我們這年紀出門見人的門檻有多高?
我引用一句書中的話「我已經厭倦出門前面對衣櫃發呆,由於不知道穿什麼而想取消約會的心情。」

===題外話===

常看到有人說著這些故事
我認識的某女,男友條件是有車有房,我該怎麼導正她?
或,我認識的某男,只想要D罩杯的長腿妹妹,自己條件又不怎麼樣,我怎麼講他都不聽。

我想說的是,關你屁事。
別人的擇偶條件,不管他找不找得到,關你什麼事。



30歲以後的友誼課題
我本來以為30歲以後就沒有這個課題了,我以為我已經擁有足夠度過這輩子的朋友數目,該走的差不多走光了,留下來的也沒甚麼好擔心,我接著發現我太天真了。


我媽的名言之一是高中交到的朋友會是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我也照著這個理念在交朋友,基本上認為年紀愈大愈難交到朋友(謎之聲:但妳有想要交朋友嗎?)。在此先向Winnie和Sandy致歉,我也超愛妳們的。小時候的友誼比較單純,環境的同質性高,可以拿來比較的東西少,你的一百分也不會搶走他的一百分,你們相處的時間非常長,還長到都不會膩(真是怪了)。接下來我們來談一下30歲以後的友誼有哪些課題。


之一,錢的問題。

這大概是長大以後最明顯的差異了,小時候就是大家都沒錢(天龍人除外),能花的錢其實通常也都不貴,你們的經濟差距可能只在可以買店裡面的衣服還是買地攤的衣服,你要存一個星期還是一個月才能買到喬登鞋。

30歲以後就不只是經濟差距而已了,你小時候無意間聽到爸媽的流言蜚語現在就有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一些關鍵字比如:倒會、投資、贊助、借貸、消費、創業。朋友會倒你會,會叫你投資他,叫你買他的東西,叫你贊助他/借他錢,叫你跟他一起創業。我絕對不是說這些人是壞朋友,多半都是好朋友你才會買單的。那些被倒過百萬的媽媽們,常常都是借給自己的姊妹淘。那些吵到撕破臉的商標訴訟好大一半都是兄弟姊妹。

我們以前談過錢的問題,在朋友之間也一樣傷感情。到現在我都還真的相信而且實踐的信條就是,借錢就當作給出去,拿回來就當作賺到。(我想應該有人想問我,到底借/給過多少錢,在此可以回答一下,真的很多)。你就借給那些你也願意給他的人,其他的就都敬謝不敏。

之二,價值觀。

其實小時候的堅持都蠻幼稚的,你今天決定從今以後你都要如何如何(不吃宵夜、每天念英文、不蹺課, etc),很快就放棄了。出社會以後經過幾年歷練,隨著人生觀跟價值觀建立起來,有時候你認真想想,他根本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了。你們的友誼隨時間而深厚,你包容他的缺點他也包容你的,但若你們現在才認識你大概不會跟這樣的人變成朋友。比如明明賺得比大家都多但對錢斤斤計較的人,或者雙重標準到規則都他定的的人,或者自我感覺良好到破表的人,或者有距離感到你無法進入他內心世界的人,或者頑固從不聽勸的人。因為你們的友誼先於你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所以你幾乎無條件接受他是怎麼樣的人。對,所以這又回到我媽的名言,你剛有自我意識的時期交的朋友,很有可能成為你一輩子的朋友/最要好的朋友。(我擅自替我媽咪補遺,在高中之前的朋友又歷時太久太容易失散)

 最好的例子應該是投名狀(真是一部大慘片),我簡介給沒看過的讀者,這是講三個結拜兄弟最後反目成仇死光的故事。故事中只有金城武(三弟)堅信兄弟三人的友誼,但老大早就認為老二功高震主,而且老大跟老二的老婆也有姦情。老二看出老大變個人,其實已經跟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了。結局是老大殺了老二,金城五殺了老二的老婆,要去找老大的時候也被老大殺了。其實我只是想說關係沒有我們想像的穩固長久,感情是積累的,怨懟也是。我們當然沒那麼戲劇化,不過"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真的是可以時常拿出來自我檢視的一句話。

之三,另一半

30歲以後的友誼常常也牽涉到另一半,另一半包括固定的男友/女友,老公/老婆,甚至是小孩。這件事分二個層面,一是你會常常和朋友的另一半相處,聚會人數變多,以二人為單位參加。二是你有另一半的時候你也常常要去認識對方的朋友,以前不記得會這麼常跟男友的朋友一起活動,或者以前也不會跟女友的朋友一起跨年/過耶誕節。

問題發生在,比如說,以二人組發起的邀約一個人要怎麼去的問題,全部都是夫妻/情侶檔的場合,他們诚摯地邀請你參加但你不一定想去。甚至有時候他們會自動忽略你。朋友的伴侶/小孩幾乎是你得無條件接受的新朋友,你不喜歡他也不能拿他怎麼樣。有時候聚會你覺得熱鬧點也蠻不錯,但有時候你會懷念女孩子擠在一張床上講悄悄話,或只有男孩子整場幹聲連連的熱炒店。

另一個之前常盤旋在我心中的疑問,後來也有人問過我。男生可以約已婚的女生朋友出去嗎?我想到我男生朋友的數量,若我結婚以後就再也不能跟他們出去吃飯聊天下午茶,真的會覺得自己損失慘重。


===題外話===

新增30歲這個標籤,想說可能以後還會有類似的心得文


水泥半乾的35後

最近觀察身邊超過35歲的單身男女,給我一種感覺,其實他們也喜歡單身。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想找對象,或者是會拒絕約會,但他們基本上都已經發展出一套和自己相處的方式。

這讓我有個推論,35歲之後找到對象會愈來愈難,除了市場本身縮小(不論男女)之外,其實我們也成長到內心逐漸凝固(外在則漸漸枯萎)的時期。

凝固的意義是,我們不再那麼願意為了別人改變自己。我不是說你只要當自己就不可能找到對象,但是兩個人相處就是跟一個人生活不一樣。年輕的時候我們挺願意放下身段的,許多人還先交往"看看",光磨合就可以耗上數年,甚至明知不適合也不願意放手。(那大約是年輕的執念。)

35後,這耐心消失了。也許是過去的試煉讓自己疲倦,寧願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拿去花在自己覺得最能取悅自己的事物上。

他買了貴得沒有道理的椅子(也許有啦),給自己買了第三副高檔耳機,換了更大更亮的螢幕,但不太想和不熟的女生交換聯絡方式,也懶得跟她們聊天,還要想話題,為什麼不把時間拿去看電影呢?

還有那個每天下班後去跑十公里的他,嘴巴上說想交女友,但介紹過的女生總是很快挑到一兩個不滿意的地方。跑步健身帶來的成就感是可預期的,約會卻不是。

她最近也結束了幾個月的約會,就說「我們都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喜歡對方,沒有喜歡到願意為對方改變甚麼。」

那個超想交女友的他在一次午茶約會時,懺悔說,我想我是把太多精力投注在美食上了。要他跟店老闆搭訕,他二話不說就開口聊料理;要他多跟女生說兩句,他就只能保持朋友距離,固定遠遠淡淡地邀約,然後判斷對方應該是對他沒意思。

35後,雙腳就像陷在凝固中的水泥裡,衝不動了,也不想衝了,部分地把水泥視為保護自己的方式,被拒絕的時候比較不痛。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一個讓自己願意把腳拔出來奔跑的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罗滢

说的挺好的
谢谢分享。 赞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