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四分之三常见鱼类通过不负责任方式捕获

世界自然基金会调查发现,在本地市面上常见的鱼类中,有四分之三通过不负责任方式捕获, 建议消费者避免食用。
这些鱼类包括,中式料理中常见的白鲳,马来椰浆饭的金带(俗称,ikan kuning)和鱼粥常用的午鱼等。
世界自然基金会保育资源经理沈玮玲受访时说,所谓的不负责任捕鱼方式包括,通过拖网捕鱼,伤及海洋生态环境,或是过度捕捉,导致鱼类无法可持续地繁殖等。
她说:“调查结果应该敲响警钟,如果我们继续维持现有的食用量,我们未来可能再也品尝不到它们。”
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天推出新加坡海鲜指南,经过六个月的调查后,将本地41种常见海鲜归类。当中,青色级别代表旗下海鲜拥有可持续的货源,管理方式恰当,“建议食用”;橙色级别则让消费者食用前三思;红色级别代表消费者应避免食用。
世界自然基金会也提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海鲜使用量最大的消费者之一,因此在保护海洋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每名国人每年会食用约22公斤的海鲜,比国际平均的20公斤高出不少。

https://goo.gl/OJmC5i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311 浏览
  • 轩辕薇兴 提出于 2019-07-17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