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易系统(转帖)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很多交易者以为交易系统就是由计算机自动判断、执行的一种交易方式。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交易系统从人脑参与程度上,可以分为机械交易系统和非机械交易系统。

  机械交易系统也并非是完全由计算机进行操作的意思,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年代,机械交易系统就已经存在了。在这里,“机械”二字的意思是不需要人脑参与,就像机械一样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操作。比如,一个简单的长线交易系统,价格突破200日均线后买入,价格跌破200日均线后卖出,不设止损。交易员只要按照这个规则操作即可,完全不需要他的智力参与,也就是说,这个交易员可以是个外行。当我们长时间外出的时候,可以把交易的事情交给妈妈,只要告诉她,当这个竖线向上穿过这条绿线的时候买入,向下穿过条绿线的时候卖出就可以了。如果妈妈忙于“垒砖”,无暇帮我们打理如此枯燥的游戏,我们可以写个小程序,托付给计算机。

  非机械交易系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参与。比如,一个很常见的交易系统,价格突破盘整区后买入,跌破盘整区后卖出。盘整区并非一个数字,每个人对盘整区上边缘和下边缘的理解不同,因此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交易决策。这种需要智力参与的交易系统,并非外行和计算机可以单独胜任。

  一般来说,多数交易系统是非机械交易系统,比如William J. O'Neil的CAN SLIM、史丹·温斯坦30周均线交易系统、亚历山大·艾尔德的三重滤网交易系统和尼古拉·斯达瓦斯的箱体交易系统等,都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参与,如果使用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它们,较有难度。

  但也有一些知名的机械交易系统,如大名鼎鼎的理查德·唐奇安的周规则,以及理查德·丹尼斯的海龟交易法则,威尔斯·威尔德的经典名作《技术交易系统的新概念》中介绍的六种交易系统,都属于机械交易系统。在使用时,我们可以木然的盯着屏幕报价,脑子里顺便琢磨点别的事,比如,晚上做点什么饭犒劳自己之类的;也可以拿出日本战国地图,帮那些力单势薄的大名,策划一下有没有更具创意的点子坐上关白的位子。当然,如果我们的思绪跑的太远,可能需要在行情软件上设置一个较为刺耳的警报声,或干脆通过计算机编程(EA)来帮我们交易。

  一般来说,大多常见的交易系统都是基于技术分析。在上面提到的几种交易系统中,只有William J. O'Neil的CAN SLIM是基于基本面分析的交易系统。也有基于宏观经济的交易系统,比如M1买卖法。大多常见的交易系统基于技术分析是有原因的,一个成熟的投机者倾向于减少判断中的智力参与,因为有智力参与就会有情绪参与。我们来看基于基本面分析的CAN SLIM:

  C:当季每股收益越高越好;
  A:每股收益年增长率;
  N:新产品、新管理层、股价新高;
  S:供给与需求;
  L:市场领导股;
  I:机构投资者认同;
  M:市场走向。

  以上七条规则,都需要大量智力参与,而且有些规则也并非显而易见,会出现见仁见智的结果。技术分析在智力参与上的需求则少很多,而且技术分析的一个分支——数学型技术分析,完全不需要智力参与,比如均线和动能指标,穿越就是穿越,没有任何可争议的余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数学型技术分析的量化特点,比其它市场分析工具更适合计算机操作。

  很多人听过有了交易系统就不再需要预测市场走向的说法。因为一套交易系统对进出行为都制定了规则,交易者只需跟随市场发出的信号进行操作即可。如同智力参与一样,对市场的预测已经在构建交易系统的时候完成了,这就是所谓交易系统的正期望值。也就是说,我们相信这套交易系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给予我们正回报。

  因此,交易系统的意义在于,把投机行为建立在一个正的期望值之上,并尽量减少情绪参与。其实,交易系统不过是投机行业的一个术语,从事任何行业都应该将自己的工作系统化。有时候我们在从事其它行业时会感到很辛苦(即使是以脑力工作为主),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对日常工作进行计划,下一步该做什么,结果如何,都是临时决定,正如一个投机市场的新进者一样,全凭感觉或外界影响下单,结果听天由命,自然感到心累。当然,工作中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投机市场中的变化更难预料,计划不是为了消除变化,而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变化。凡是习惯使用日程表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按日程表行事比随机做事要轻松很多,效率也更高。

那么,要怎样创建自己的交易系统呢?首先,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从他人那里照搬过来的交易系统,很难对其有足够的信心,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自己不了解其交易原理;
  第二,了解其交易原理,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实践,不了解其表现;
  第三,拿来的交易系统,通常不符合自己的交易背景。

  如果对一套交易系统缺乏信心,在经历回调的时候,很难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从而放弃使用,而这个时候可能正是业绩恢复的开始。

  因此,交易系统要用自己的交易实践一手创造,这样才会对其有足够的信任感。就像我们一直很信任自己父母,却时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一样。父母是把自己从小带大,而再亲热的配偶也不过是半路进家。我们通常问配偶:“你喜欢我什么?”对方会说,喜欢你漂亮(帅)、喜欢你是好人、喜欢你有钱,或其它理由等等。总之,我们知道对方出于某种目的喜欢自己,而对方也正是如此,这样初衷,没有时间的积累,很难产生信任感。这种对话不会在我们和父母之间发生,我们从来没问过,甚至从来没想过父母为什么把我们养大?如果真是怀着无限好奇去问父母这个问题,那答案一定不是:因为你帅,所以把你养大!最大的可能是父母大眼瞪小眼,因为他们同样没有考虑过这么多年的付出是为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信任。

  对于我们拿来的交易系统,我们同样会有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年线选200日,不选250日?为什么RSI取14期,不取9期?为什么不设止损?为什么平仓后反手做空,遇盘整怎么办……就像我们好奇为什么配偶喜欢自己一样。但对于自己长期使用的交易方法来说,没有为什么,稳定的盈利已经说明一切。我们知道一年中,可能会在有的月份亏损,但最终是盈利的,所以我们能够在亏损期里泰然处之;如果是怀着十万个为什么拿来的交易系统,在亏损期就难免会调节参数,或增删条件,最终将一套盈利的交易系统毁掉。

  因此,几乎没有见到过投机新手使用交易系统,大都是在投机市场沉浸了很多年的人才能够成功的驾驭交易系统。

  既然用“几乎”,那就是有新手使用交易系统的。自己的一位朋友A,在知识面上对投机一窍不通,即不会技术分析,也对自己交易标的的基本面不了解。他的进出完全听从于我们另外一位朋友B的指令,B让他做多,他就做多,让他做空,他就做空,平仓也完全等B的消息。而这位朋友B既不搞技术分析,也不搞基本面分析,专稿内幕消息。这简直是投机市场的大忌!但是A很成功,自己曾经出于好奇要来他的交易记录查看,他账户上的业绩远远高于一般市场高手的平均业绩。

  听从B的指令,这就是A的交易系统。他从来没怀疑过B的指令是否正确,即使他的交易记录中也有近一半的亏损交易。我问他,当听从B的指令亏了怎么办,尤其是连续亏损的时候,他说:“他(B)要每次都说对,我们俩就不用干别的(工作)了。”但A知道,总的来说,B会让他赚钱的。

  举这个例子,不是让大家盲目的去听从他人的建议,当然也不是鼓励大家去搞内幕交易。希望大家可以从中了解两件事:

  第一,内幕交易不是把把赚钱,亏损的几率也很大,但这一条和我们的主题无关;

  第二,我们在投机市场多年的实践,不仅仅是从知识面上充实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赋予了自己更加理性的洞察力和价值观。在投机市场中,知识不能说不重要,但作用非常有限,赢家和输家本质上的区别在价值观层面上。朋友A虽然对投机一窍不通,但他通过在其它方面培养出来的洞察力发现了投机的本质,并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来驾驭这件事情。这是投机的大智慧,而非日日夜夜调整指标参数的小聪明。

  当然,这是一个很个别的例子。我们可能没有A那样的洞察力和人生观,同时又发现身边有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B。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了解关于交易系统的一些事情,而并非照搬A的做法。

  我们在建立自己交易系统的第一步,就是要总结自己成功投机的理念和操作流程。如果当前我们还不是那么成功,就总结一下,哪些理念和交易方法曾经让自己接近成功,或者我们认为哪些理念和交易方法是正确的。这三个层次没有什么区别,虽然那些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理念和交易方法还没有让我们获利,但我们过去的实践经验在支持我们的观点;一个完全没有投机实践的人,在众多的投机理念面前将没有正确与否的感觉。

  虽然事实上,基于技术分析的交易系统较多,但不意味着不能建立基于基本面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其它基础之上的交易系统。不过,基于数学型技术分析交易系统的一个优势,是其它分析方法所不具备的,即能够使用计算进行有效率的历史数据检验和真实市场检验。因为解释性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观因素较多,这是计算机无法模拟,并再现的。因此,我建议大家,除非具备某些非常独特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应考虑以数学型技术分析为基础的交易系统。

  完成自己的交易理念和操作方法总结后,开始第二步的历史数据检验。在此以基于数学型技术分析的交易系统为例,因为基于其它分析方法的交易系统主观因素很多,不能预见到会出现什么情况,但进行检验的大原则是相通的。

  使用历史数据进行检验,最重要的是产生足够的交易数据。少量的交易数据可能会因为某个阶段的市场走势导致结果扭曲。足够的交易数据不仅取决于使用了多长时间的历史数据,还取决于交易系统的交易参考周期。比如10年的历史数据对于检验以日线为参考数据的交易系统已经足够了,但对于使用40周均线的长线交易系统就远远不够,以一分钟线为参考数据的日内交易系统,有半年的历史数据就可以了。

  不仅历史数据的时间覆盖要广,空间覆盖也要广。很多交易系统在某个市场可以取得光彩夺目的业绩,但在另外一个市场就会亏得惨不忍睹,因此要把同一个交易系统在不同的市场中进行测试。不同的含义还包括低相关度,比如黄金和白银市场是高相关度市场,测试的时候选一个即可,但相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它们就是低相关市场。

  历史检验的结果,很多时候会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想当然充满希望的交易系统,甚至是自己曾经获利的交易方法,从长期来看,是亏损的。导致这种结果,是因为某些我们未能预见到的因素,而那些让我们曾经获利的交易方法,通常是因为缺乏足够长的实践时间,之前的获利,是特定的市场走势使然。

  在历史数据检验结果不满意时,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或优化。这里有一个很危险的倾向是曲线匹配。所谓曲线匹配,就是为了一个高的交易成功率,或盈利率进行有针对性的条件增删。理想的曲线匹配可以使交易成功率达到100%,盈利率也趋向无限大,但这种复杂的条件组合,对未来市场的意义也趋近于零。

  系统优化和曲线匹配始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它们中间有一条线,线这边是系统优化,另一边是曲线匹配,但这条线在哪里,很难搞清楚。有很多关于界定两者关系的方法,大都失于片面。唯一可以识别系统是否进行了曲线匹配的方法,就是未来市场检验。

  未来市场检验是建立交易系统的第三步,这一步有两种方法,准未来市场检验和真实的未来市场检验。

  比如我们我们有2000年-2009年十年间的数据,在我们进行第二步历史数据检验时,我们只使用2000年-2008年九年间的数据,所有的系统优化都基于这九年。在我们完成系统优化和历史数据检验后,使用第十年,也就是2009年的数据,进行未来市场检验。这是准未来市场检验。

  真实的未来市场检验,就是从现在开始,把交易系统拿到真实的市场中进行交易。真实的未来市场检验会直接面对市场,比如像滑点和漏单这种不利情况,在虚拟检验中是不会被计算在内的。因此,不管是否进行准未来市场检验,真实地市场检验都需要进行。

  我们经常看到使用交易系统最难的就是纪律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缺乏实践的想当然,说出这种话的人,显然没有使用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的经验。一位中国大陆地区的政府公职人员,只要每天上下班,月底一定会拿到工资,因此几乎没有人会考虑改变这种生活模式。一套自己亲手构建的交易系统,并成功经过了历史数据检验和真实的未来数据检验,给予我们的信任感就像公职人员信任财政开支一样,没有可能会改变既定的模式给自己找麻烦。在执行交易系统的时候,那种单调和枯燥的感觉就像某些基层政府公职人员一样,感觉无事可做,但又不得不上班、下班来保证自己的工资一样。如果在执行交易系统的时候,感觉情绪不安,有违背交易规则的欲望,那问题一定处在交易系统构建的某个环节中。这时候,需要做的不是违背规则进行交易,而是停止交易,重新检查交易会系统构建的各个环节。

  在中国大陆地区,政府公职人员也有不甘平庸,下海创业的例子,如果我们有了一个关于交易系统的新想法怎么办?让我们看看大多下海创业的政府公职人员是怎样做的,他们通常不会先辞职,然后再创业。大多情况下,他们是一边上班,一边创业,等事业稳定下来,然后再辞职。更多的情况是,在继续保留政府公职的情况下,经营自己的事业,这样即使自己的事业出现不利的情况,还有政府公职方面的稳定收入。我们在产生一个交易系统的新想法时,首先要继续使用现有的交易系统,然后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对新系统进行测试。等到新系统成功地经过足够长的真实市场检验后,再使用合理的资金量进行交易。对于旧系统,除非新系统的收益可以稳定的证明比旧系统有本质性的提高,这时可以放弃旧系统,否则,两个系统同时运行,也是分散风险的一个方法。

  使用交易系统分散风险的方法,除了上面所说的在同一个市场,使用不同的交易系统,还可以在同一个交易系统下,使用不同的指标参数。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进出市场的时间段进行了分散,在市场出现不利的变动时,不至于所有的资金都跟着一起变动。当然,这样做也会在市场出现有利变动时减少收益。如果两个几率相等的机会,一个增加收入,一个是减少亏损,我们会选哪个呢?大多数人会选择减少亏损,这是经市场反复验证过的投机者的普遍倾向。

  将资金分散在不同的市场,也是分散风险的一个方法。这是老生常谈,就不多说了。

  实际上,凡是能够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的投机者,都会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他们的交易系统可能不是像我们上面说的那样,分三步构建出来,更常见的情况是,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市场实践,在心里潜移默化出来的一套交易规则,其中包括了怎样进场和出场的规则。没有交易规则的投机者,除非在其它方面的现金流入速度超过在投机市场的亏损速度,否则没有在投机市场生存下去的可能。但是,潜移默化出来的交易规则代价很大,那就是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亏损,换来一套规则不甚明晰的交易系统。交易系统的建立本身也需要系统化,这样我们可以使用相对短的时间和相对小的资金风险来构建一套和多套交易系统。

  构建交易系统还需要很多细节,不是一篇介绍性的短文可以胜任,有兴趣的投机者可以阅读这方面的书籍获取相关知识。诚如前面所说,每一位成功的投机者最终都会有意无意的使用交易系统进行交易,不过有意识的让自己走上这条路,可以使自己更有效率的达到终点。从某个角度来看,时间也是交易者的朋友。

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统后,就会以客观和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交易。市场的波动和外界的喧嚣不能对我们的情绪和决策产生任何影响,我们将做到进退有据,出入从容。

  当我们选择把投机作为事业的全部或一部分时,便走上了一条和大多数人相反的道路。对投机者来说,尤其是全职投机者,可能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从物质上,一位白手起家的投机者,在自己周围的人已经买房、买车、外出旅游的时候,为了积累资本,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将没有必要消费的钱留在交易账户中。从精神上,在多数人眼里,投机都是一门不入流的行业,一位成功的投机者,可能会稍稍扭转一些人们对他的看法;一位尚未成功的投机者,周围的眼光和言语会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那些善意的劝说,更不知如何面对。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套自己的人生系统,来抵御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如果我们是看了那些在投机市场中一夜暴富的故事,或在牛市末期忍不住诱惑,而进入投机行业,那么在遭受挫折和压力的时候,很可能会放弃。如果想把投机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就需要知道投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并想好这条路自己应该怎样去走,这相当于交易系统里的正期望值和操作流程。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当我们再次面对来自市场的挫折和外界的压力时,就会把它们当作正常的回调和外界的噪音。如果我们不知道投机最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并且怀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便很难在投机事业上取得成功,并坚持下去。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道德、理念、理想、事业、生活方式等等,很多自己想要坚持的东西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如果我们不为其建立一套系统,所有这一切都会像杨花一样,终日飘荡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路边有一位摔倒的老年人,我们要不要扶起她?
  好朋友正在满怀欣喜的往火坑里跳,我们要不要死谏?
  我们想要通过自己打拼,成为一个创业者,而父母给我们安排了国企的工作,我们应该怎样选择?
  我们希望恪守自己的道德观,不进行婚前性行为,但同学们都已经和女友同居了,自己的女友也对此颇有微词,怎么办?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人生系统,当我们在面临这些两难的问题时,就会有明确的答案——我们的选择是不是建立在正的期望值之上?如果是,那就做;反之,放弃。我们不再计较外界的毁誉,人生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再随风飘荡。

  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无所依的痛苦,人生的很多困惑都是选择的困惑,当我们有了自己的人生系统,所有的选择都有所依,我们将会以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未知。

=======================
关于交易系统(外篇)

这一篇结合格斗游戏的对战系统对交易系统作一些说明。格斗游戏的出现是游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种连女生都原意碰一碰的游戏,相信多数男生都玩过。如果你是一位较为正统的女生或安分守己的男生,没有接触过格斗游戏,这一篇可以跳过不读,因为这是对前两篇内容的一些引申,没有新的知识点。

  下面的内容主要以VS电脑角色为主,真人对战在篇尾稍加说明。

  我们在前面说过,所谓系统,就是对某件事情进行事前计划,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只要按计划行事即可,尽量减少临场发挥的不稳定性。我们还提到,不仅交易需要系统,任何工作都需要系统化。这个道理对很多男生们来说,可能在小学或初中的时候就已经通过格斗游戏有意无意的学到了。

  新手在玩格斗游戏的时候,摇杆乱晃,按键乱拍,浑身乱动,嘴里乱喊,最终被做;就像投机市场的新手一样,没有理由的操作,到处请教高人,因为亏损而咒骂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基金经理等等。

  之后新手发现,原来高手们用的必杀技都是有出招规则的。经过一番苦练,新手已经能够熟练的发出必杀技,但他们也会惊讶的发现威力强大的重升龙拳不但打不到人家,居然还被人家用轻拳打下来,接着就是一组连续技……K.O.!这个阶段的投机新手会学习一些投机市场的成法,比如K线形态、均线交叉、成交量变化、市盈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利率变动等,但他们在使用这些成法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这些指标后面更大的背景,一个发生在顶部的上涨吞没,一个基于大量负债的高净资产收益率都会让这个阶段的新手如获至宝,重仓买入,就像格斗新手在学会一个必杀技后,那种迫不及待想一试身手的心情一样,他们不知道,重升龙拳虽然是《街霸Ⅱ》中威力最大的必杀技,但也是破绽最大的必杀技,不是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对手会做出假动作诱使新手使出必杀技,伺机反击,就像在某些市场里庄家做出的假形态,或某些管理层美化的财报一样。

  当新手领悟到出招需要条件的时候,就脱离了新手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会在对方的行动里寻找出招的时机,适时地发出华丽的必杀技给对手以重创。投机新手在这个阶段也会意识到,机会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需要满足某些条件的时候才能建仓。

  当一位游戏者成长为格斗达人的时候,便不再会拘泥于华丽的必杀技。他们会使用不怎么好看,且威力不大的轻拳和轻脚给敌人制造破绽,继而使用章法分明的连续技攻击对方。在多数情况下,吃中对方一个连续技后,便胜负已分了。当一位投机者成长为一名系统交易者时,他们的交易理念和操作方法同样章法分明。他们不再去做预测市场这种无用功,也不期望通过暴利充实自己的账户,他们明白稳定的细水长流才是最有效率的获利途径。就像连续技里大都是普通的拳脚攻击,只有一、两个必杀技;交易系统也会时常抓住暴利,但稳定的小利润才是获利的主要构成。

  那么什么是对战系统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侍魂Ⅳ——天草降临》里的超级大赖人加尔福特。当自己第一次发现加尔福特天上放只狗,蹲下一重斩这一超级大赖招的时候,非常兴奋。它基于的原理是,在站着防御空中攻击的时候,不能蹲下防御下盘攻击。自己用这一招轻松做掉壬无月斩红郎后,一直在想,这么简单的招数,会不会是bug。之后的一段时间,每次玩《侍魂Ⅳ》,都会用这招赖完全关。再之后是越来越没意思,直到有一天放弃了这一大赖招,对这个过程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我们可以在加尔福特这个对战系统中总结出一些和交易系统相关的原则:

  首先,对战系统不一定非常复杂,通常它越简单越好。很多游戏里的超级必杀技和连续技异常复杂,但高手们通常只用自己开发的简单连续技和对战方法,且多以普通拳脚攻击为主。交易系统也应遵循这个简单原理,大多优秀的交易超不过三个指标。那些超级复杂的黑匣子交易系统,大都是商人开发用来卖钱,而非投机者开发用来交易的。

  第二,系统都有一套基于正期望的理论和章法分明的操作流程。加尔福特这套对战系统的正期望理论是站防和蹲防不能同时实现,操作流程是固定的两个招数先后使用。

  第三,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正期望不等于绝对。可能会有高手说,加尔福特这招也好解决……对,格斗游戏里的招数,就像投机市场里的指标一样,没有100%有效的。但一个正的期望值会说明它在大多情况下有效,站防和蹲防不能同时实现的理论是很多高手对战系统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它在很多情况下好用。

  第四,系统性的东西很枯燥。我们玩游戏时使用系统化操作,虽然节省了买币的钱,但也降低了乐趣,而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乐趣,因此在游戏中使用系统化操作可能不是很划算的事。但投机不同,投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是寻求刺激,因此,即使是枯燥的系统交易方法,只要能够稳定的获利,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当我们在对交易系统进行历史数据测试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看起来还算成功的交易系统,交易成功率却很低,通常超不过4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系统,要么不能有效地同时提高收益率和成功率,要么就进入曲线匹配的陷阱里。在此,我们应该了解一个成功交易系统中的亏损交易对整个交易系统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成功交易的成本付出。在进行对战时,对方发出一招必杀技,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如果我们冒险反击,有可能会成功,不过一旦失败,损失的将不仅是一个必杀技的血格,被对手的连续技粘住后,可能会变成一击必杀。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进行防御,然后利用对方必杀技收招时的防御不能状态进行反击,这样做会因为防御必杀技而损失一些血格,但换来的是重创对手。高手在对战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在防御,一旦出招,大都是决定性的;而新手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攻击,一旦被高手反击,通常是致命性的。就这点来很,很像投机市场中的高手和新手。

  不仅是格斗游戏,其它类型的游戏也都有其既定的模式,发现它的规律性,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一套系统性的操作方法,是轻松闯关的不二法门。对手是真人的游戏,看似复杂度提高了,也是有路可循的。对手不管如何有创意,首先超不出游戏的既定规则。其次,大多玩家都有自己进行游戏时的固定模式,只要留意,很快就可以发现,并针对性的总结一套应对方法。一个以真人为对手的游戏,就像一个投机市场:游戏的既定模式,是投机行为的本质;对手个人的固定模式,就像某个投机市场独有的特性。某一个交易系统,在十个市场测试中,有七个获利,三个亏损,我们就有必要针对这三个市场重新调整参数或增删条件。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卢蕊龙

好多知识点~
一直搞不清怎么纸上炒股,莫非那就是这里所说的交易系统化之曲线匹配?
止损篇那个抢劫银行案例,应该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系统化吧?
系统化和优化,一直是很感兴趣的东西,不过还是第一次了解到怎么运用到炒股上来。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