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外包公共巴士服务,车资收入归政府

本地公共巴士领域将进行大改革,政府将接管所有巴士基础设施以及车队,并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以外包形式将巴士路线开放给国内外业者竞标,长远目标是到了2022年,由三到五家业者经营本地公共巴士。希望通过更激烈的竞争,整体提高巴士服务素质。

  交通部昨天针对政府施政方针发表附录,公布陆路交通管理局下来的工作计划。当局从2016年下半年起采纳“政府外包模式”(Government contracting model),获得经营权的业者将获政府支付承包费,而所有车资收入将归公家,这意味着政府将完全承担成本风险。

  换言之,业者未来在新模式下或无须向公共交通理事会申请车资调整。陆交局指出,虽然有关车资调整的作业流程尚待敲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车资下来继续由公交理事会监管和制定,而车资调整也将如常定期进行,以维持“公交系统在财务上可持续”,车资也会维持在民众负担得起的水平。

  政府曾在2008年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中表示有意逐步开放市场,采用竞标方式把有利可图和盈利较低的路线“捆绑”起来供业者投标经营。在2012开始落实的改善巴士服务计划下,政府便通过招标将“直达市区”巴士服务外包给私人业者,车资收入也全归政府。

  陆交局指出,在现行的私营化模式下,得承担成本风险的公交业者或因成本问题,不愿经营无利可图的巴士路线,也难及时注入资源提升服务素质。

  随着外包模式逐步落实,政府将在改善巴士服务方面拥有更大主导权,例如在合约中设下更严格的巴士服务标准,缩短乘客在尖峰时段等候巴士的时间,把出车间隔时间低于10分钟的路线比率从目前30%提高到50%。确保巴士间隔更有规律的奖罚机制也会列入合约。

  交通部长吕德耀昨天在面簿上说,当局自2008年便仔细研究采用外包模式的伦敦和珀斯的经验。他以伦敦为例,指出这个模式能确保巴士业者“不敢懈怠”。他说:“相信这个新模式能让我们更快速地对乘车规律及乘客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并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根据新模式,当局将按车厂位置把全岛所有巴士路线“捆绑”成12个配套供市场竞标。每个配套将涵盖由300至500辆巴士川行的25至30条主干和支线路线。当局将率先推出占总路线数量20%的三个配套,从7月起陆续开放让有意者竞标。成功获得经营权的业者合约为期五年,若表现良好可延长两年。当局将在下周公布首个配套的路线组合。

  至于其余九个配套,陆交局将与新捷运和SMRT进行协商,由这两家业者在现行巴士经营执照于2016年8月到期后经营。合约为期五年,到期后将开放竞标。

  新捷运和SMRT的股价近期因市场传出当局将为本地公交领域进行改革而上涨。新捷运和SMRT昨天分别发表声明对改革表示欢迎,并指出将与当局紧密合作,商讨有关过渡到新模式的问题,包括资产转移和巴士司机权益等。当局尚未敲定收回巴士资产的方式,但由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领导的“公共交通三方委员会”(Public Transport Tripartite Committee)将确保巴士业员工能够顺利过渡到新公司。

  研究交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李德纮认为,虽然这相当于“半私营化”的巴士经营模式有助于改善整体巴士服务素质,但伴随而来的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他以伦敦为例说:“伦敦的监管单位每年提供业者相当庞大的津贴,新加坡也会不会出现大幅津贴业者的情况?政府得拿捏是要承担多点开销,还是把车资调高由乘客分担,这都要进一步研究。”

有兴趣竞标的可以多方了解一下,获得经营权的业者将获政府支付承包费。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