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院、意外、人寿、疾病以及储蓄类保险_问与答

为什么要买保险呢?
保险,并非保证大家没有风险或危险,而是遇到不测时,能在经济上助自己以及家人一臂之力,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一切顺顺利利的话,全当资助有难之人 (无现金价值的保险,例如:意外险,健康险,定期人寿险等);当然,经济许可购买即便不索赔也能有所回报的保险(例如:有储蓄价值的终身人寿险,储蓄保单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保险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讲了,现就本人的一点个人经验,针对大家购买保险产品时应注意之事项来提个醒。

从保险的本质和基本功能重要性来讲,保险考虑的先后次序,建议:

1)意外保险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2)医疗健康保险(主要针对住院以及罹患重大疾病)(Medical Insurance)
3)定期保险(Term Policy)
4)人寿保险 (Life Insurance)
5)投资联结保单 (Investment-Linked Policy)
… …

1)意外保险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顾名思义,此险种限制必须是在发生意外情况下才给与的赔付。
意外发生,并不代表当事人一定结束生命,可能是生命受到威胁永久失去身体某些部位抑或身体出现不适,例如:扭伤、食物中毒等。

-- 最极端的情况,是当事人不幸走掉或确认终身残疾,保险一次性赔付相应保额,此保单完成使命,结束;
-- 部分残疾的话,按一定的比例(保额的)赔付当事人;
-- 报销看医生(不一定住院)的费用,当然费用不能超过所保额度。

此保险的最大好处是保费最低廉,而保额可以很高;
没有等待期,基本上缴交保费,保单就生效。
不足之处是,保单本身没有现金价值,也就是说,保费是消费掉的。
注意:
i) 此保单的限制条件----意外事故。
ii) 需要看中医进行接骨推拿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时,要确认诊所或中医师是有注册的,否则账单可能无法索赔。
iii) 另外,若是参与的集体意外保险,有可能限制在工作地点或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事故才保,工休或休假期间可能无保。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经济不是很宽裕之际,无论是单身为人子女,抑或成家为人父母者,有必要考虑购买此保险,特别是自雇人士和来本地求学的学生以及家庭主妇。

2)医疗健康保险(主要针对住院以及罹患重大疾病)(Medical Insurance)
如果你是PR或公民可利用CPF里的Medi-save帐户里的钱来购买这类保险,它可以分担或者帮你支付全部的住院费用,而保费却是相对便宜的,以前政府会用Medi-save的钱自动给每一位PR以及公民投保,不过现在已经没了,是让大家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
常言道:有什么别有病。为什么?因为那不仅是承受身体的痛,而且还会有经济上的压力。你的日常花销或奢侈品的购买,都能在你的控制范围你,唯独住院看病的费用,不在你我的控制范围内,而此也是消耗最多最快的。
在本地,若你非公民,住院看病基本上补贴很少,若非永久居民,住院的级别还不能太低。
最近大家若有收听电台广播,相信很多人注意到新加坡保险协会配合卫生部在积极宣传推广保险基本常识、保险意识,特别是健康保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成本也不断增加着,政府也担心国人无力支付住院费用,再三强调健康保险的重要,并且一再放宽公积金保健户头的使用灵活度,例如用来支付某些慢性病的费用;用来购买政府批准的私人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产品。
医疗保险的最大特点是:
i) 已有病症或遗传病,不保;
ii)保费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iii)没有现金价值
一般来讲所购买的医疗保险产品,大都是指住院医疗保险,换句话讲,赔付的是住院治疗的相关费用,而非生病看医生即可赔付的。当然需住院治疗的病,不一定非要是什么重大的疾病,像发烧、食物中毒、烧伤等,类似情况发生时,都有可能住院。
购买此类保险,要注意有无地域或时间限制。另外,就是要注意赔付的额度,例如:有无每日花费额度限制;床位抑或医院级别限制;总费用限制等。
医疗保险赔付时,需要医院的账单以及医生的诊断书;在本地,住院时大多数医院只要求支付一定押金即可,随后的账单由公积金保健户头及相应保险公司支付,而最终结帐时,若保险公司+公积金保健户头足够支付帐单,你的押金会退还的。
所谓重大疾病险,一般是指罹患重大疾病(心脏病、癌症、中风等)时,得到经济上的资助,例如一次性支付一笔款项,就需购买重大疾病险。因为此类病患,除了住院治疗,可能还需长时间在家休养康复,若不能继续工作的话,经济上肯定受影响。
罹患重大疾病或终身残疾的赔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保险公司也要通过相应的专业人士确认,才可支付赔偿金,这个需要时间,但对于病患以及家属,有时很难接受,原本心情就不好,等待对他们来讲无疑是度日如年,有些需要此笔钱救急的,就更是觉得忍无可忍。了解索赔过程,做到相互体谅很重要。


3)定期保险(Term Policy)

保险从业员谈论的定期保险,一般是指在特定期间提供保障而无现金价值的保险,此类保险的特点也是保费低而保额高,无论是因意外去世/终身残障还是生病逝世/终身残障都保。很多理财高手热衷于此类保险,因为花费不多,多余的钱自己可用于购买回报更高的股票基金等等。
购买HDB房屋的人比较熟悉的房屋贷款保险、公积金局要求每个公积金会员购买的家属保障计划(年龄60期满)均属于此类。
本地大多作父母的,都会为子女将来进一步深造购买所谓教育储蓄保险,实质上就是一具有现金价值的定期(例如:18年、21年、25年等) 保险,因为保证到期能拿回一定数额的款,又称为储蓄保单(Endowment Policy),相对来讲,其保费也比较高。


4)人寿保险 (Life Insurance)

此是最常见的保险产品,以人的寿命为本,生命期间(通常以100岁为限)任何时候不幸死亡或终身残疾,赔付。保费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旦购买,承保期间的保费基本不变),换句话讲,就是愈早购买愈便宜。
注意:一般来讲,保单有效期内均需支付保费。
根据市场需求,近来保险公司也推出缴交一定期限的保费,例如10年、15年等,同样保终身的保单。交的年限少了,自然每年缴交的保费额度就会大。
此类保险一般都有现金价值,也就是说,保了若干年,顺顺利利,孩子成 人,自己没有责任负担时,选择退保的话,可以提取一笔款项,诸如人们理解的,当作存款了。


5)(Investment-Linked Policy)

如果你是PR或公民的话为了你退休后生活能更有保障,可以利用CPF里的钱来买Investment-Linked Policy做一个投资, 等你退休把钱拿出来就相当可观了。但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投资联结保单对于死亡是没有额外的赔偿的。
大多数人接触到购买的可能是一次性投入的投资联结保单,其风险相对要高,因为你购买的时候若是相对高点,你只有期待更高的高点才能获利;
建议选择定投方式的投资联结保单,例如每月定投,将投资市场的风险分散在一个较长时段内,在基金价格的起伏中获利。
此类保单,让你间接参与投资,其所收费用、保单的现金价值很透明。因为解说起来,不大容易,实际上一般的保险代理员并不热衷于推荐此类保单的,只有相熟后,双方都能平心静气坐下来讨论时,才易花时间仔细解读。
很多自己参与购买股市/基金者,不喜欢此产品,实际上对于无暇或无投资经验者,若能承受一定的风险,长期来看,此保单的回报,比传统人寿保险的回报要高。就像驾车还是搭乘德士,选择驾车者,享受自由、方便、自己掌控、快速,但要支付购车、路税、汽油费、停车费、保养费等,还要熟悉路线、路况等等;而搭乘德士者,支付了德士费,除了可以轻轻松松快速抵达目的地,还免了日常打理车子的消耗、不用头疼寻找停车位、不熟悉路线的担忧等,二者如何取舍,见人见智。
当然购买此类保险时,一定要看自己适合不适合,例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基金价格波动能接受的程度等。
无论如何,购买保险产品是个较长期的承诺,最好期间同自己的保险代理员财务策划师保持联系,多多沟通,有何疑问,及时解惑。


以上是对各个种类保险的一个大概介绍,如朋友们有遇到具体问题欢迎跟贴提问。谢谢大家!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2 个回答

曲贵

《正视医药费支付能力问题》
《正视医药费支付能力问题》
从客观的事实来说,新加坡的医疗保健制度虽非十全十美,但却能照顾大部分国人所需。我国若干行之有效的措施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研究与借鉴的对象,连美国的报刊也曾为文称颂。
  然而,《早报星期天》最近委托报业控股市场策划与发展(研究)部门进行的一项调查,却发现“害怕患重病”、“有病不敢看”等阴影,的确普遍存在人们心中。长期患病时付不起医药费,也诚然是新加坡人的一大忧虑。

  这项调查的对象,是548名20岁以上的新加坡人。调查显示,对于应付高昂的医药费,只有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34%有一些信心,而缺乏信心的人却高达六成以上。
  此外,大部分国人认为往后医药费必然越来越贵,约有四成受访者对此不知如何补救,也没有任何打算。50岁或以上的受访者中,有36%表示不知所措。而最令人担心的是,年老及贫病的国人,其实是最需要医药保险来照顾的一群,但他们之中有的不知基本医药保险为何物,有的则视保险费为畏途。
  一方面是政府制订可行的政策,并根据现况不断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则是民众缺乏信心:两者之间的落差应该怎样去消弭?照我们看,调查结果说明,有关当局仍须加强医疗保健的大众教育,并根据个案的反映与意见的反馈及时作出必要的回应。
  新加坡人应清楚认识到,医药与住房、教育,是国策中所提供的三大津贴。医疗保健方面的3M政策,即保健储蓄(MediSave)、健保双全(MediShield)和保健基金(MediFund),就是确保国人可以持续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获得医疗照顾,不必担心有病不能医。
  回答报章投函时,卫生部便曾指出,应用保健储蓄款项,支付B2和C级病房费用,是大部分国人都有能力做到的。条例也在今年4月间调整,每日的提取款项从300元增至400元,这一来,B2和C级病房的九成账单都在支付能力之内。
  至于一旦患上重病的高昂医疗费用,则是“健保双全”保险派上用场的地方。医药保险是现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网,而当一个人没能力购买私人保险,或无法得到受保时,政府的健保双全可说是最后一道保障。目前,基本保费可以用保健储蓄的利息支付,绝大多数人都负担得起。
  财务顾问公司负责人也向本报指出,一般人以为医疗保险只能在自己死后惠及子孙,这是错误的观念。实际上趁自己还年轻、没有染上重病时投保,才是迈向高龄时的生活保障。

  是否应该通过支付能力调查(means test)来决定个别病人获得多少津贴,则在近年来备受争论,5月大选期间也成为一个政治议题。从本报的调查与专访来看,这样的做法确实须要从长计议。
  国会卫生委员会主席哈莉玛便指出,执行这个制度需要十分繁琐的行政费,而家庭收入的依据在哪里呢?同时,占人口50%的中等收入国人,在支付能力上属于“夹心层”,要是政府在公共医院实行支付能力调查制度,他们的住院费用更大受影响。
  因此为今之计,国人根据本身的入息情况决定自己和家人的医疗保健开支,并注重未雨绸缪的投保,都是明智的做法。而政府除了本身的工作之外,同时也必须加强与国人的沟通,明确地告诉人们,平日做足安全保健措施,就不须要杞人忧天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曲贵

有人想了解相关方面的东西.我会尽量回答大家的。谢谢
有人想了解相关方面的东西.我会尽量回答大家的。谢谢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590 浏览
  • 曲贵 提出于 2019-07-19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