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陪儿子准备和参加GEP考试的经验总结

2019-07-14 09:48
过去大半年,每周末陪儿子去补习GEP,我则给自己补习PMP,最后的结果是我一次考过了PMP,儿子也很幸运地考上了GEP,感觉是付出终于回报。我之前在心情闲聊版发了一个帖子,说了会在育儿版发一个经验总结贴,现在帖子来了。
首先,需要说一下,每个小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和天赋,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于别的父母。其次,人生最快乐的时候是童年,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远比考上GEP要重要得多,所以如果要让孩子补习,也是要快乐的补习才行。好在好的补习中心和补习老师,大都知道要寓教于乐,只有孩子快乐的学习,师生关系才能维持得长久。如果孩子补习的不快乐,那就不要补习了。下面是我的经验总结:
1.      家长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应材施教。人生是长跑,考没考上GEP,都没有关系。即使送孩子参加GEP补习,也不要指望孩子一定可以通得过GEP考试。我当初送孩子参加GEP补习,只是因为他在家不能自觉学习,回家后不是玩iPad就是看电视,而且他不喜欢让我教他,经常是我一认真教他,他就跑到两米之外去了。没办法只能把学习的事情外包出去。好在他对于在外面参加补习班毫不排斥,相反还很喜欢,就相当于我花钱买他的学习时间了。当初完全没有指望他能通过第二轮,只是希望他可以过第一轮,以便小四可以分进本校的好班。而且,我其实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第一轮没过也没关系,虽然会有点失望。
2.      关于是否需要送孩子去好的补习中心,因人而异。虽然教育部不提倡送孩子去补习,而且有些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不需要补习也能考上GEP,但对于我儿子这样在家里缺乏自觉性的孩子,不参加补习真的不行。他不缺那1%的天赋,缺的是足够的学习时间。小一小二时,我们没有管过他的学习,基本上是放羊式管理。他有在学校参加课后托管班,托管班会负责监督孩子完成学校的作业,所以回家后只是玩。小一时托管班给他的评语是Excellent,所以在班上的成绩还蛮好,小一结束时拿到了一个班级成绩优异奖的奖杯。小二时变得开始调皮了,托管班给的评语不再是Excellent,而只是Good,所以小二结束时啥奖也没有拿到,但还是被分进了好班。到了小三,他很排斥继续去上学校的托管班,所以只上了一两个月就没去上了,而我们还是延续以前的那种放羊式管理模式,没有过问过他的学习,结果到小三上学期结束时开家长会时才知道他上学期的成绩在班上是排在倒数几名。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才开始调整对他的管理模式,督促他平时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但是即使这样,他放学后补习GEP的时间也只是限于在补习中心,在家里我们只是让他完成学校正常的作业而已。
3.      关于补习中心的选择,我觉得选择口碑不错和方便接送的补习中心就行,比如Mind Stretcher和The Learning Lab之类的都可以。好的GEP补习中心需要通过测验才能进的去,而且报名参加测验还需要提供学校的成绩报告,如果成绩不好,连测验的机会都不会有。如果暂时通不过测验也没关系,可以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申请参加测验。我儿子小二时在Mind Stretcher(MS)考了三次测验,都是英文测验通不过,以至于小二没法在MS上GEP补习。直到他英文有了很大的进步后,小三时才考过了MS的GEP测验。
4.      对于英文的学习,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最重要。只有大量阅读后,掌握的词汇量才能应付得了GEP考试。如果有发现孩子喜欢看哪个系列的小说,尽量买给孩子看或者带孩子去图书馆借来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记得我儿子小二六月假期时,基本上每天看一本小说(比较薄的那种),几个月下来,英文水平一下就上来了。 孩子的阅读兴趣会受班上同学的影响,我儿子那时候喜欢看的小说都是先看到同学在看之后才开始看的。
5.      对于数学的学习, 要么补习奥数,要么进行GEP补习,奥数的难度要大过GEP的数学,所以如果奥数好的孩子,完全不需要再另外补习GEP的数学了。
6.      过GEP第一轮,基本上靠的的是实力。可以说能过GEP第一轮考试的孩子,其实差不多都已经具备了过第二轮的是实力。而要过第二轮,除了实力还需要运气(也就是要临场发挥得很好),当然如果实力超强,怎么考也能过。 我儿子其实做题训练得很少,因为我觉得他在补习班上的学习时间已经够了,所以在家里我并没有对他进行额外的训练。可能因为这样,他第二轮考试时反而能超常发挥,考试感觉比第一轮要好。GEP第二轮没通过也没有关系,因为过GEP第一轮但没有过第二轮的学生,可以被分进本校的好班或者申请转学去更有名的学校就读。

19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

2019-07-14 09:48

常燕璧

上周去幼儿园开弟弟的家长会
老师反映说弟弟有数学和逻辑上的天赋,好像是在玩某种智力游戏时弟弟是全班玩得最好的,比其他小朋友厉害多了,显示有很强的数学和逻辑天赋。看看弟弟以后是否也能考上GEP。。。

2019-07-14 09:48

堵琳媚

+1
其实群众太操心了,很多去补习的,最后其实只是得到一个结论“不努力一把,怎么知道基因有多差”哈哈哈
大量习也补了钱也扔了什么也没考上的多了去了,都被忽略了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喜欢吃火锅 的帖子 “是哦”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wap/xbbs.php?B=179_14415875

2019-07-14 09:48

乔凡

那不是 “差距”,那些只是家长的焦虑。
想想我们以前3年级时哪上过什么补习班学过什么奥数,都没影响自己之后的发展吧?为什么到了现在会觉得自己的孩子3年级时不去补习就不行了呢?还有一堆双职工不自觉的理由……还不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补习占了便宜,觉得自己不去做的话就亏了就不淡定了。

家长应该帮小朋友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养好了,受益一辈子,而不是出去学完全没必要的奥数这些。



2019-07-14 09:48

谢言晨

我这一代,到中学的时候
还是蛮多人补习的。

2019-07-14 09:48

谢言晨


多听多看多了解,再动动脑想想,希望能找出适合自己家的做法

2019-07-14 09:48

常燕璧

新加坡的小学只上半天学
剩下半天得要父母自己安排。。。
据说南洋小学今年有四十多个学生考上了GEP,而其他名校最多也就是考上十来个,普通邻里小学有的也就是考上两三个,或者一个都没有。如果说每所小学都是一样的好,这么大的差距是哪来的?

2019-07-14 09:48

骆璐菊

赞一下楼主IQ和EQ双高
面对各种声音,都能不卑不亢,坦然处之。您的儿子们有你的基因肯定不会差。

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发达,各种教育方法态度,见仁见智。没有一种是百分百对的,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所谓因材施教。尊重别人的分享,求同存异,去弃糟粕,取其精华。

2019-07-14 09:48

常燕璧

是哦
即使通过补习考上的,也得是有学习天赋才行。否则,即使可以考过第一轮,也过不了第二轮的。但是如果完全不补习,那就得要孩子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才行。因为任何一种考试,都是存在应试技巧的,如果其他参与考试的小朋友大都有补习,自己的孩子完全不补习或者不学奥数,就等于不在同一个起跑线。有时天赋也是需要挖掘一下才知道有没有的,就好比有天赋的运动员也是需要大量训练才能脱颖而出,是骡子是马得要拉出来溜溜才知道。所以,补习的作用只是助力和挖掘学习潜能而已,关键还得要孩子有学习上的天赋。。。

2019-07-14 09:48

乔凡

所以孩子要去上学。
那里都是教育专业人士。上学不光学知识。

补习算“教育”吗?很怀疑,在我看来,提前塞点 P4 的课程给 P3 的孩子罢了,再指点一下应试技巧,顺便治疗一下家长的焦虑症。

想想自己小时候,家里也大都是双职工,哪有什么补习,不也一样一路成长?
到了自己孩子这一代,家长凭什么不淡定呢?还不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速成法有效果,觉得自己不做的话就没优势。
所以还是利益相关,其它都是借口。

2019-07-14 09:48

任芸

能不能上GEP
全看孩子天赋。

真的补课补上去的,估计上去GEP班级时间长了也跟不上。

2019-07-14 09:48

桑波

恭喜楼主厉害
恭喜

2019-07-14 09:48

常燕璧

同意哦
教育孩子最终还是家长自己的责任,只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很难有时间下午在家里陪孩子,而且家里还有一个更粘父母的弟弟,只好送哥哥出去补习了。有了哥哥考GEP的经验,以后我们应该会自己教弟弟,可以省下昂贵的补习费了。。。

2019-07-14 09:48

乔凡

就事论事。
我觉得说什么快乐补习或者自己学缺乏自觉性,都是家长的借口,替自己怕输或者偷懒找借口。
从小就要靠补习才能进步,就像吸毒一样会上瘾的,以后中学大学就会很吃力,而且对新事物缺乏探索的兴趣。

2019-07-14 09:48

国武

此言差矣。
我知道我小时候是绝对的乖孩子,但我儿子大概比普通小孩要难管教很多。我妈说比养五个我还累多了。你们家至少还有上进心,要求去上补习,是吧?
我家的其实也有一点点你说的问题,比较听老师的。但这不能作为他不听你的一种借口。性格的培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大概才是比补习学习更重要的课题吧。
补习中心与学校的区别在于,补习中心更是一个服务机构,大部分家长的给孩子补习的目的在于应试提高成绩,目的很明确。而家长的教育则绝对不只是为成绩。这就是本质的区别。除非家长按照自己理念找的是按照培养人才的或者更合理的育人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否则,改变不了应试并顺便看孩子的目的。另外据说小时候补习多的,大了可能在青春期时的叛逆会比较严重一点。其实教育孩子也是大人的二次成长。

2019-07-14 09:48

常燕璧

哈哈,看来层主家里没有熊孩子
教育是门专业,交由专业人士来做应该会更有效果。当然最终还是取决于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如果父母自己可以教得了,那是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