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

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的华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2 个回答

屠兰政

利益相关:本人是在马来西亚就读大学的中国人另:文中南洋华人均指马来西亚华人

媒体舆论倾向报道中国大陆的负面新闻,以致年轻一代(90后)南洋华人的心目中的中国人(中国大陆人,下同)都是没素养、随地大小便、土豪的标签;另外引用知友的回答,这一代被去中国化政策的影响较深。 而年长一辈的南洋华人则是觉得中国人老奸巨猾、中国假货; 祖辈南洋华人小时候多从国内下南洋,则对国内有深厚的感情。

三代南洋华人,接受的文化不同,对祖国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20170222补充

1: 在dota2东南亚区也会遇到马新华人,常常冒充中国人套近乎,但是一抢人头就开口骂人说出自成一体的“华语”,实在可笑

2: 还有马新华人到现在还以为中国是共产国家的,我国正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逃

3: 评论区说报纸也有报道正面新闻,这个我同意,我个人也有阅读《星洲日报》但是报纸的受众多是年长一辈,年轻一代多数都是通过脸书得知新闻; 而恰好星州日报的脸书编辑和评论区都是接近苹果日报的画风的,这也就不怪得年轻一代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都是负面标签了。而对于评论区的跪舔才是真正的我国媒体,我想说您真的是图样,君不见网易新闻评论区和各大震惊(滑稽)

还有盲目把大妓院新闻当真的无知马新群众又该怎么解释呢?我只能认为马新华人都是见的风就是雨,对得到的新闻本身自己也要判断,识得唔识得啊(滑稽)

20170223补充

外国人是怎么笑话我们的? - 御坂15909号的回答 - 知乎

这是我以前的回答,更偏激,但是更贴切(比起这篇回答的贤者模式

20170224补充

看了许多贵乎和贴吧的马新华人的言论,发现他们其实只是保留了自己的淳朴,只有非黑即白的偏执——正如评论区的评论,新闻在他们眼里只有踩贬和跪舔

20170226补充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44171

其实我很喜欢马来西亚,我只是不喜欢马来西亚华人的那股源自自卑的傲气。

20170307更新

FB上一篇未知来源的短片就能煽动他们,某评论还继续替马国洗地?

20170315

这些是马来西亚某大学的聊天页面,可以大概看出他们对“祖国”的看法,评论区想怎么洗地?

————值乎广告————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821511503193718784?qrcode=1&utm_source=qrcode_zhihuapp&utm_medium=qrcode_button&utm_campaign=qrcode_zhi_three (二维码自动识别)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孟翠桂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谈东南亚国家对华情感(《国际先驱导报》的特稿)

十年前,笔者在一次讲座上被问及对中国的评价,从对方的发言中已经听出,他对中国印象不佳,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担忧。提问者是一位新加坡华人。我告诉他:中国很复杂,千万别因为一些现象就得出轻易的结论。同样这两年在给国内来的官员及商界朋友讲课时,我也常说这句话:东南亚很复杂,切忌得出“轻易的结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东南亚有十国,各国都有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多元的情况,其面对的地缘政治和历史遭遇也都不太一样。所以,就复杂性而言,东南亚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东盟十国的概念,中国人并不陌生。因为东盟与中国的领袖峰会被称为“十加一”,与中日韩的峰会被称为“十加三”。这个“十”就是指十国。这还只是正式成员国。东盟还有一个候选成员国(东帝汶),一个观察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而东盟成立之初,其实只有四国,或称五国。

  东盟的成立,明显是冷战的产物。成立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当时的大背景是越南人民军取得奠边府战役胜利。东风压倒西风!法国正在退出中南半岛,而美国开始向越南派遣军事顾问,逐步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越战。

  东盟的成立其实并不顺利。最初四国,印、马、泰、菲,很快出现内部问题。先是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因领土争议断交,之后又发生马印对抗、新马分家,使得这一组织形同瘫痪。直到1967年8月,也就是六年后,在美国的推动下,印、马、新、菲、泰五国外长发表《曼谷宣言》,正式恢复东盟运作。这就是早期的东盟五国。

  当时,五国都是美国的盟友,都为美国打越战提供了支援。中国则是对立面的。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五国人民对中国的看法及情感。但历史大踏步的向前,越战结束后,越南一度想称霸东南亚。中越爆发战争,打破了越南的美梦,也让正担心越南势力南进的东盟五国,突然发现自己和中国站在了同一边。

  冷战结束后,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相继加入东盟。加上早前入盟的文莱,东盟于是有了十国。而有意思的是,越南和缅甸加入时,美国都曾极力反对,认为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共产党执政,一个是军人独裁,不适合加入这个都是美国盟友的组织。但东盟不为所动,展现了它的独立性。之后展开的东盟一体化进程,十加一、十加三峰会,更让东盟走出了自己的路。

  如果再往前回顾,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比如泰国,当年我去那儿旅行时还没有中文导游。我是自己发现,为什么湄公河畔郑王庙,有那么多中国元素?原来,被泰国人视为大英雄的郑王是华裔。他原名郑信,父亲来自广东澄海。当年郑信参与国都防卫,在大城王朝被缅军攻破时,他冲出包围,后联络各地武装,最终击退缅甸军,恢复了国家。因此他被拥戴为新的泰王,史称“吞武里大帝”。

  在泰国,华裔占总人口12%,有八百万之众。不过,在遭受西方势力压抑和本国民族主义崛起的当儿,泰国也发生过排华。华人为求自保,被迫放弃中国姓氏,史称“改姓名运动”。所以很多泰国华人已失去语言和文化上的华人特征。只有少部分仍在坚持华文教育、办华文报纸。而随着中泰交往密切,以及大批中国游客的到来,泰国华文报已经上了国际航班,旅游从业人员也多在努力学习中文。

  而在历史上更少为人知的,是孙中山在搞革命时,曾两次到访过曼谷。第一次相信是从越南悄悄潜入,这给后来史家考据带来不少困难。第二次是1908年,他已在南洋活动多年,并得到各地华侨的支持。所以这次他是从大本营新加坡出发去曼谷,随行者多,声势较大,相关记载也就非常丰富。

  说新加坡是孙中山在南洋的大本营,实不为过。在同盟会成立前夕,孙中山途径新加坡,就与陈楚楠、张友福等人策划成立南洋分会。之后,这个分会长期扮演同盟会南洋总部的角色。其所在地——晚晴园,目前已被新加坡列为古迹,辟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后来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失利,倍受党内质疑,这才让他最终愤然将同盟会南洋分会迁往槟城。

  长期以来,槟城一直是马来西亚以华人为主的大城市之一。直到去年,其华人人口才被马来人超越。这里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光华日报,就是由孙中山及同盟会党人创办的,至今仍正常运营。当年孙中山把他的南洋总部迁到这里,随即召开了一次改写中国历史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发动广州起义,也就是后来震惊全国的黄花岗起义。正是这次起义撼动了清庭,也给武昌起义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翻过辛亥革命,中马关系还可上朔到郑和下西洋。古城马六甲曾是郑和在海外的重要基地和货仓。当年刚建政的马六甲王朝,就是在郑和的保护下,才繁荣和强大起来。根据马来文献记载,当年明朝汉丽宝公主下嫁来南洋,成了马六甲苏丹的王后。这是历史上令马来人倍感荣耀的事。

  在郑和之后,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相继来攻,并在马六甲建立殖民统治。所以在日后西方宣扬中国威胁论时,很多马来人都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眼里,强大的中国从来没有威胁过这里。当时巨无霸的郑和舰队,带来的是友谊、贸易和繁荣。反倒是西方殖民者,带来的是战争、统治与奴役。

  尽管后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马来西亚,一直面对马来人至上的种族政治困扰。但马国华社还是艰难发展,并在坚持华文教育、文化传承方面,做到了东南亚首屈一指。年轻一代马国华人的中文造诣,常令新加坡华人自叹不如。

  再来看印尼方面,虽说华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高,但以人数来看,它仍是东南亚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印尼华人有不少巨富,甚至有舆论认为,印尼的工商业其实大部分是控制在华人手中。自美国扶持的军人总统苏哈托倒台后,经历过恐怖排华的印尼,已经大大不同了。华文教育和华文报纸都在恢复中,华人与中国的交往也不再被质疑。印尼人比以往更欢迎中国的投资了。

  最近刚尘埃落定的,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的项目,就是印尼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而万隆对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六十年前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就是这儿,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今年四月,印尼隆重举行万隆会议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主席也来出席。在同时举行的亚非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他力推“一带一路”,使得“一带一路”成为峰会期间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以至于我们六月去西加里曼丹,寻访华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的历史时,当地华人及部分政府官员都在期待,“一带一路”何时“开到”加里曼丹?以便给当地带来繁荣!

请先 登录 后评论